Description
胡佛政論集(四):憲法與政府
本書為胡佛院士對憲法及政府體制分析的三本專書中的第一冊,共收錄從 1976 年到 1989 年的 50 篇文章。
胡先生認為憲法的訂定,除了規範政體結構中自由與民主的內涵,並同時規範國家統合的結構與施政的原則與過程,他因此稱憲法為「共識的藍圖——是人心所繫的一種感情、符號與體系整合的一種象徵」。
本書所選取的文章內容涵蓋對原中華民國五權憲法中有關人權、民權、民生、司法獨立等內涵的討論、憲法制定與發展的歷史脈絡的闡述、憲法所規範的政府體制,包括監察院的權責與監察委員的角色與功能的討論,憲法中五院的權責關係等的解析、以及對責任內閣制的釐清等。
目錄1 自由的相對觀念 ⋯⋯⋯⋯⋯⋯⋯⋯⋯⋯⋯⋯⋯⋯⋯⋯⋯⋯⋯⋯
2 自白與刑求 ⋯⋯⋯⋯⋯⋯⋯⋯⋯⋯⋯⋯⋯⋯⋯⋯⋯⋯⋯⋯⋯⋯
3 談人身自由 ⋯⋯⋯⋯⋯⋯⋯⋯⋯⋯⋯⋯⋯⋯⋯⋯⋯⋯⋯⋯⋯⋯
4 論擴大民主憲政的功能 ⋯⋯⋯⋯⋯⋯⋯⋯⋯⋯⋯⋯⋯⋯⋯⋯⋯
5 如何形成理想的國會 ⋯⋯⋯⋯⋯⋯⋯⋯⋯⋯⋯⋯⋯⋯⋯⋯⋯⋯
6 高等以下法院改隸司法院的好處 ⋯⋯⋯⋯⋯⋯⋯⋯⋯⋯⋯⋯⋯
7 談法院的改隸與推檢分立 ⋯⋯⋯⋯⋯⋯⋯⋯⋯⋯⋯⋯⋯⋯⋯⋯
8 司法審判與軍事審判怎麼區分 ⋯⋯⋯⋯⋯⋯⋯⋯⋯⋯⋯⋯⋯⋯
9 法學專家談軍法大審 ⋯⋯⋯⋯⋯⋯⋯⋯⋯⋯⋯⋯⋯⋯⋯⋯⋯⋯
附載一:對《政治學者對高雄暴力事件的看法》之補充與澄清 ⋯
附載二:軍法司法 劃分應從嚴 平時戰時 目標不一樣《台灣時報》
10 建立民主共識・實行憲政體制 ⋯⋯⋯⋯⋯⋯⋯⋯⋯⋯⋯⋯⋯⋯
11 國會不能再打爛仗了 ⋯⋯⋯⋯⋯⋯⋯⋯⋯⋯⋯⋯⋯⋯⋯⋯⋯⋯
12 最後的呼籲 ⋯⋯⋯⋯⋯⋯⋯⋯⋯⋯⋯⋯⋯⋯⋯⋯⋯⋯⋯⋯⋯⋯
13 緊急逮捕牴觸憲法 ⋯⋯⋯⋯⋯⋯⋯⋯⋯⋯⋯⋯⋯⋯⋯⋯⋯⋯⋯
14 修訂法律豈可草率? ⋯⋯⋯⋯⋯⋯⋯⋯⋯⋯⋯⋯⋯⋯⋯⋯⋯⋯
15 修正大法官會議法意義非凡 ⋯⋯⋯⋯⋯⋯⋯⋯⋯⋯⋯⋯⋯⋯⋯
16 中山先生思想的現代意義 ⋯⋯⋯⋯⋯⋯⋯⋯⋯⋯⋯⋯⋯⋯⋯⋯
17 「體制內改革」「改革體制」的理論探索 ⋯⋯⋯⋯⋯⋯⋯⋯⋯
18 戒嚴法要從嚴解釋 ⋯⋯⋯⋯⋯⋯⋯⋯⋯⋯⋯⋯⋯⋯⋯⋯⋯⋯⋯
19 好好保護憲法 ⋯⋯⋯⋯⋯⋯⋯⋯⋯⋯⋯⋯⋯⋯⋯⋯⋯⋯⋯⋯⋯
20 法的沈思 ⋯⋯⋯⋯⋯⋯⋯⋯⋯⋯⋯⋯⋯⋯⋯⋯⋯⋯⋯⋯⋯⋯⋯
21 民主理想與政治現實 ⋯⋯⋯⋯⋯⋯⋯⋯⋯⋯⋯⋯⋯⋯⋯⋯⋯⋯
22 如何有效行使監察權 ⋯⋯⋯⋯⋯⋯⋯⋯⋯⋯⋯⋯⋯⋯⋯⋯⋯⋯
23 一切皆以憲法為本 ⋯⋯⋯⋯⋯⋯⋯⋯⋯⋯⋯⋯⋯⋯⋯⋯⋯⋯⋯
24 確立憲政法統充實中央民意機構 ⋯⋯⋯⋯⋯⋯⋯⋯⋯⋯⋯⋯⋯
25 中國權力結構的檢視與展望 ⋯⋯⋯⋯⋯⋯⋯⋯⋯⋯⋯⋯⋯⋯⋯
26 免責與免懼 ⋯⋯⋯⋯⋯⋯⋯⋯⋯⋯⋯⋯⋯⋯⋯⋯⋯⋯⋯⋯⋯⋯
27 論議會自主與言論自由 ⋯⋯⋯⋯⋯⋯⋯⋯⋯⋯⋯⋯⋯⋯⋯⋯⋯
28 談監察院對行政措施的考察權 ⋯⋯⋯⋯⋯⋯⋯⋯⋯⋯⋯⋯⋯⋯
29 法治的亂源 ⋯⋯⋯⋯⋯⋯⋯⋯⋯⋯⋯⋯⋯⋯⋯⋯⋯⋯⋯⋯⋯⋯
30 檢討監察委員的角色與功能 ⋯⋯⋯⋯⋯⋯⋯⋯⋯⋯⋯⋯⋯⋯⋯
31 憲法是提昇社會規範的利器 ⋯⋯⋯⋯⋯⋯⋯⋯⋯⋯⋯⋯⋯⋯⋯
32 以大魄力、大決斷開創新局 ⋯⋯⋯⋯⋯⋯⋯⋯⋯⋯⋯⋯⋯⋯⋯
33 充實國會・維護憲政 ⋯⋯⋯⋯⋯⋯⋯⋯⋯⋯⋯⋯⋯⋯⋯⋯⋯⋯
34 憲法的改革與回歸 ⋯⋯⋯⋯⋯⋯⋯⋯⋯⋯⋯⋯⋯⋯⋯⋯⋯⋯⋯
35 回歸憲政 ⋯⋯⋯⋯⋯⋯⋯⋯⋯⋯⋯⋯⋯⋯⋯⋯⋯⋯⋯⋯⋯⋯⋯
36 回歸憲政:政治改革的最終目標 ⋯⋯⋯⋯⋯⋯⋯⋯⋯⋯⋯⋯⋯
37 談解嚴後的幾個問題 ⋯⋯⋯⋯⋯⋯⋯⋯⋯⋯⋯⋯⋯⋯⋯⋯⋯⋯
38 論國家安全法草案 ⋯⋯⋯⋯⋯⋯⋯⋯⋯⋯⋯⋯⋯⋯⋯⋯⋯⋯⋯
39 我國政府是內閣制還是總統制? ⋯⋯⋯⋯⋯⋯⋯⋯⋯⋯⋯⋯⋯
40 政治的衝突與化解 ⋯⋯⋯⋯⋯⋯⋯⋯⋯⋯⋯⋯⋯⋯⋯⋯⋯⋯⋯
41 回歸憲政立萬世不拔根基 ⋯⋯⋯⋯⋯⋯⋯⋯⋯⋯⋯⋯⋯⋯⋯⋯
42 有權者是否有責? ⋯⋯⋯⋯⋯⋯⋯⋯⋯⋯⋯⋯⋯⋯⋯⋯⋯⋯⋯
43 透視立法院的政治衝突 ⋯⋯⋯⋯⋯⋯⋯⋯⋯⋯⋯⋯⋯⋯⋯⋯⋯
44 國民大會修憲實錄 ⋯⋯⋯⋯⋯⋯⋯⋯⋯⋯⋯⋯⋯⋯⋯⋯⋯⋯⋯
45 內閣權責的錯亂與定位 ⋯⋯⋯⋯⋯⋯⋯⋯⋯⋯⋯⋯⋯⋯⋯⋯⋯
46 臨時條款存廢須兼顧理想與現實 ⋯⋯⋯⋯⋯⋯⋯⋯⋯⋯⋯⋯⋯
47 從總統任期談回歸憲政問題 ⋯⋯⋯⋯⋯⋯⋯⋯⋯⋯⋯⋯⋯⋯⋯
48 監察院的形象不能向谷底落去 ⋯⋯⋯⋯⋯⋯⋯⋯⋯⋯⋯⋯⋯⋯
49 釐清元首職權・確立內閣制 ⋯⋯⋯⋯⋯⋯⋯⋯⋯⋯⋯⋯⋯⋯⋯
50 臨時條款與修憲邏輯 ⋯⋯⋯⋯⋯⋯⋯⋯⋯⋯⋯⋯⋯⋯⋯⋯⋯⋯
书名简译:胡佛政论集(四):宪法与政府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