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藝術陪伴:給孩子一點愛,讓他們走更遠
「藝術的意義在於釋放靈魂,激發想像力,並鼓勵走得更遠。」—— Keith Haring(普普藝術家)
人生也許並不如想像公平,每個人來自不同家庭、有著不同際遇。所幸許多基本生存權利是平等的,其中,「藝術」正是身而為人,活出「自我」和「自由」的重要啟發。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應該被輕易放棄。」
偏鄉與弱勢孩童要面對的是家庭和環境問題,不僅僅是吃不飽、穿不暖,更可能身陷家庭暴力、酗酒、菸毒、性暴力等極端複雜的困境,孩子們難以處理這些「大人的事」,但他們的成長卻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當所擁有的如此有限時,藝術為他們打開封閉的心,開闊他們的眼及視野。
「待用課程」的概念源自於義大利「待用咖啡」,一百多年前,某間拿坡里的咖啡店,當顧客有「好事發生」時,會支付兩杯咖啡的費用,拿走一杯,另一杯留給需要的人,讓好運延續不斷;待用課程則是由有能力者購買課程,將上課的權利保留給有需要的孩子,藉此傳遞學習的美好,讓希望的種子落地生根。
有別於其他民間或社福單位的捐助,「台灣待用課程協會」意識到「藝術是為眾人存在的」,於是推動以多元藝術來陪伴偏鄉孩童的身心靈,豐富的課程包含花藝、攝影、繪畫、舞蹈、戲劇……等,網羅全球優秀師資,讓來自不同家庭環境背景的學童,都能盡情探索潛能、療癒自我,建立自信並與群體連結,跨出追逐夢想的一大步。
藝術不需要艱難制式的技術傳授,只要以一點愛來灌溉,孩子們的創造力和可能性會讓你驚奇不已!目錄序文 在藝術創作中療育 陳湘媛
Part 1「藝」起陪伴──待用課程的起心動念
1攏係為著愛!──專訪:林才越/待用課程創辦人、火箭教育創辦人
找到學習的動機
如果「陪伴」是一份禮物
2專心做你喜歡的事,就會幸福──專訪:陳欣婷/待用課程共同創辦人、英國ST ARTE 公司策展人、亞洲區總經理
透過藝術療癒自己
沒有任何人應該被放棄!
發現藝術的療「育」
獨一無二的自己
3美,是一種基本權利──專訪:江躍辰醫師/花蓮前文化局局長
4隱形的翅膀──專訪:陳湘媛/瑞濱國小輔導主任
Part 2「術」業有專攻──以愛與藝術來灌溉
1【花藝篇】生命裡沒有比這個更浪漫的事 林正泰/泰格爾創意設計公司創辦人
我只希望陪伴的回憶,是快樂的!
花非花:愛在偏鄉
2【攝影篇】我在瑞濱看見一道光 岡本孝/日本攝影師、演員
自我價值和使命
鏡頭下看見自己
3【繪畫篇】藝術是生命的破口 沈廷憲/畫家、花蓮文化薪傳獎得主
有限的陪伴,無限的可能
探索色彩打開視野
4【繪畫篇】我的天空不再是灰色 金根鴻/花蓮豐濱部落癱瘓勇士‧45度角畫家
45度角的天空
在創作中找到自由
5【舞蹈篇】世界,一起舞動 高嘉瑩/旅居紐約國際知名舞團舞者
看見孩子們身上的光
跳舞是本能,是釋放
6【戲劇療育篇】我不是故意的 林以真/活泉甘霖教育文化協會、家屬
我不是故意與眾不同
聽見他們的故事
當藝術來敲門
Part 3結語
1愛的接力,種下希望種子──藝術陪伴與賦能計畫
2看見愛與藝術灌溉出的奇蹟--金根鴻與王寶妹
书名简译: 艺术陪伴:给孩子一点爱,让他们走更远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