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顛覆者,大師的足跡──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末:從伽利略到尼采,歷史上那些改變科學與哲學面貌的關鍵人物
他們的足跡不該被歲月抹去
從解開宇宙奧祕的天文學家,到奠定現代物理學的科學家
再到啟蒙時代的哲學思想家,61位巨人開創現代科學的新紀元
看大師如何以非凡才智,引領人類文明邁向一個又一個新高峰
▎黎明後的大師
本書從伽利略的天文觀測講起,他挑戰了當時的宇宙觀,堅持理性探索與實證主義,為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奠定了基礎。緊接著,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的闡述,不僅解釋了自然界的基本力,更為物理學的發展提供了核心原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理論則徹底顛覆了人們對生物演化的傳統觀點,開啟了生物學研究的新領域。
▎哲學領域
從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到康德的批判哲學,再到尼采的超人理論,這些思想家們提出的觀點不斷挑戰人類的思維界線,推動了哲學思想的深化和發展。他們的作品不僅是對知識的追求,更反映了對人類存在和社會秩序的深入思考。
▎藝術領域
貝多芬的音樂作品以其深邃的情感表達和創新的形式為後世的音樂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高斯 在數學領域的貢獻,尤其是在數理邏輯和幾何學上的革新,則為數學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費馬】
費馬的定理自己不證明,卻吸引了無數後人來證明。
【萊布尼茲】
靠二進位制,萊布尼茲終於在300年後掰贏了牛頓。
【佛蘭斯蒂德】
首任皇家天文學家,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的創始人。
【拉瓦節】
一眨眼就把他的頭砍下來,但他這樣的頭腦一百年也再長不出一個了。
【巴斯德】
差不多有半個世紀,科學世界由他主宰。
【托爾斯泰】
他背叛了貴族,和整個國家為敵。
➔不僅僅是部歷史偉人傳
本書希望使本書知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並存,力圖寫出大師間的恩怨情仇,以及他們受時代和社會的影響。這也決定了它不會是讀起來輕鬆,讀完後放鬆的一本書。
➔篇幅不一,長短不限
長的數千字,濃墨重彩;短的僅數百字,輕描淡寫。有的僅按年序簡單地記錄大師們的生平,或貢獻,或聲音,或文字,有的卻盡可能記述他們的時代以及彼此的關係和影響。眾多歷史事件或一些關聯人物也盡可能附在最早出現的某位大師後面。
本書特色
《顛覆者,大師的足跡》是一部綜合性介紹近3,000年來各領域230位巨人的豐碑之作,本書為系列三部曲的第二本,內容涵蓋從十七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末的科學、哲學與藝術領域的巨匠。此卷精選了自伽利略至波茲曼等61位對人類社會影響深遠的大師,他們的發現和理論開啟了新的科學篇章,也為後世的技術革新奠定了基礎。
目錄序
前言
第四篇 黎明後的大師
篇首
90 伽利略(西元1564年-1642年)
91 克卜勒(西元1571年-1630年)
92 哈維(西元1578年-1657年)
93 徐霞客(西元1587年-1641年)
94 宋應星(西元1587年-1666年)
95 笛卡兒(西元1596年-1650年)
96 費馬(西元1601年-1665年)
97 托里拆利(西元1608年-1647年)
98 黃宗羲(西元1610年-1695年)
99 帕斯卡(西元1623年-1662年)
100 波以耳(西元1627年-1691年)
101 惠更斯(西元1629年-1695年)
102 史賓諾沙(西元1632年-1677年)
103 雷文霍克(西元1632年-1723年)
104 虎克(西元1635年-1703年)
105 牛頓(西元1642年-1727年)
106 萊布尼茲(西元1646年-1716年)
107 佛蘭斯蒂德(西元1646年-1719年)
108 雅各布.白努利(西元1654年-1705年)
109 哈雷(西元1656年-1742年)
110 約翰.白努利(西元1667年-1748年)
111 孟德斯鳩(西元1689年-1755年)
112 哥德巴赫(西元1690年-1764年)
113 布拉德雷(西元1693年-1762年)
114 伏爾泰(西元1694年-1778年)
115 丹尼爾.白努利(西元1700年-1782年)
116 富蘭克林(西元1706年-1790年)
117 林奈(西元1707年-1778年)
118 尤拉(西元1707年-1783年)
119 休謨(西元1711年-1776年)
120 盧梭(西元1712年-1778年)
121 狄德羅(西元1713年-1784年)
122 達朗貝爾(西元1717年-1783年)
123 亞當斯密(西元1723年-1790年)
124 康德(西元1724年-1804年)
125 卡文迪許(西元1731年-1810年)
126 庫侖(西元1736年-1806年)
127 拉格朗日(西元1736年-1813年)
128 瓦特(西元1736年-1819年)
129 赫雪爾(西元1738年-1822年)
130 舍勒(西元1742年-1786年)
131 孔多塞(西元1743年-1794年)
132 拉瓦節(西元1743年-1794年)
133 蒙日(西元1746年-1818年)
134 詹納(西元1749年-1823年)
135 拉普拉斯(西元1749年-1827年)
136 歌德(西元1749年-1832年)
137 湯普森(西元1753年-1814年)
138 道耳頓(西元1766年-1844年)
139 洪堡(西元1769年-1859年)
140 貝多芬(西元1770年-1827年)
141 黑格爾(西元1770年-1831年)
142 湯瑪士.楊格(西元1773年-1829年)
143 安培(西元1775年-1836年)
144 亞佛加厥(西元1776年-1856年)
145 奧斯特(西元1777年-1851年)
146 高斯(西元1777年-1855年)
147 戴維(西元1778年-1829年)
148 給呂薩克(西元1778年-1850年)
149 夫朗和斐(西元1787年-1826年)
150 菲涅耳(西元1788年-1827年)
151 柯西(西元1789年-1857年)
152 法拉第(西元1791年-1867年)
153 雪萊(西元1792年-1822年)
154 羅巴切夫斯基(西元1792年-1856年)
155 卡諾(西元1796年-1832年)
156 海涅(西元1797年-1856年)
157 克拉佩龍(西元1799年-1864年)
158 費爾巴哈(西元1804年-1872年)
159 韋伯(西元1804年-1891年)
160 密爾(西元1806年-1873年)
161 達爾文(西元1809年-1882年)
162 焦耳(西元1818年-1889年)
163 南丁格爾(西元1820年-1910年)
164 柴比雪夫(西元1821年-1894年)
165 亥姆霍茲(西元1821年-1894年)
166 孟德爾(西元1822年-1884年)
167 克勞修斯(西元1822年-1888年)
168 巴斯德(西元1822年-1895年)
169 克希荷夫(西元1824年-1887年)
170 克耳文(西元1824年-1907年)
171 黎曼(西元1826年-1866年)
172 杜南(西元1828年-1910年)
173 托爾斯泰(西元1828年-1910年)
174 馬克士威(西元1831年-1879年)
175 門得列夫(西元1834年-1907年)
176 范德瓦耳斯(西元1837-1923年)
177 馬赫(西元1838年-1916年)
178 瑞利(西元1842年-1919年)
179 尼采(西元1844年-1900年)
180 波茲曼(西元1844年-1906年)
後語
參考文獻
時間軸
书名简译:颠覆者,大师的足迹──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从伽利略到尼采,历史上那些改变科学与哲学面貌的关键人物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