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浮生之夢,在亂世中書寫人生:在張愛玲的世界裡,愛是不可捉摸的,總在驚天動地中以靜默的悲劇告終
歷史用墨色,點染了一個陌上煙雨飄渺的民國
唯美用深情,幻化了一個女子傾國傾城的傳說
時光用精采,演繹了一首人生漂泊的千古絕響
張愛玲以文字的無比執著,表達著臨水照花的自我
以無比含蓄的唯美,深揭著人性多采多姿的幽微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就被稱為天才】
出生於顯赫家族,張愛玲並沒有如花燦爛的童年。父母失和,深愛的母親遠赴留英,後母登堂入室,鬧得家裡雞犬不寧。從前那被花園包圍的小洋房,包圍著她與父親共讀書籍的輕聲呢喃,就此在那片光輝歲月中撕出了一道深深的裂口。十七歲的張愛玲在學生時代是悲慘的。個性抑鬱內向,冷冷地隔絕自己與周遭,很快為自己博得「怪人」的稱號。然而這個「怪人」,寫作的天分卻也在聖瑪利亞女校嶄露頭角。十二歲的少女,心中有許多如泣如訴的情感待宣洩,細膩的心思和自幼打得扎實的文學素養,讓她的文章超齡呈現,底蘊綿長。在一夜,父親意外的毒打,迫使這位天才少女逃家,帶著愛恨交織的童年記憶,開始了不平凡的創作之路。
【我出來就是寫小說的人】
一九四一年,上海淪陷,張愛玲被迫停止學業,然而正是亂世時局,張愛玲洞悉時局和人性的細膩文字,填補了上海文壇因時局動盪而產生的空缺。隨著創作過程,張愛玲將兒時的灰暗、悲傷和甜蜜快樂全融於筆下,這彷彿與生俱來的豐沛能量,一步一步將張愛玲推向成名之路。不過二十初頭,張愛玲豪言一出:「出名要趁早」而她,後來真正地實現了這句話。《沉香屑系列作品》、《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傳奇》等一篇篇高水準作品相繼問世,張愛玲的文字在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徹底點燃上海,打造出奇蹟般的「張愛玲年」。而她那一身過去被人視為「奇裝異服」的古裝短襖,就此在人們的視野中,標新立異地樹立起一道婀娜窈窕、恬淡自如的優美身影。
【生在這世上,沒有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
孤單且無助的童年,慘澹的中學時期,在張愛玲心中挖出一道防空洞,她彷彿躲在那裡,躲開了戰爭和家帶來的苦痛,卻也深埋於孤單的處境。一九四三年,在她最風華絕代的年紀裡,也是她心扉最柔軟之際,胡蘭成出現在她生命裡。兩人因文學結緣,一個風華正盛,一個官場失意,兩個孤單的靈魂在剎那緊緊擁抱在一起,著名的「傾城之戀」就此上演。性格孤傲的張愛玲,在這段感情裡,「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愛情使人沉浸甜蜜,也悄悄地侵蝕了張愛玲的自我、尊嚴和自信。一段「傾城之戀」並沒有終結她的孤單,而是歷經千帆留不住,想像中炫麗的愛情如煙消散,煙霧中胡蘭成、賴雅、林式同來來去去,她如錦織華美的衣裳,留下的是踩踏後的千瘡百孔……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曾經的天才少女,懷揣著一身才學,踏著孤傲冷清的身影,一時名紅中港臺,成了無數書迷的心靈慰藉。然而在七十五年的歲月裡,這位太過纖弱的民國才女,終生期盼的是否也只是一顆「懂得」的心?
「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張愛玲如曇花倏地匆匆綻放的一生,刻入骨髓的是太多的磨難,流淌血脈中的是張揚無畏的愛,流溢光彩的是短暫卻永存人們心中的靈魂,永遠以傲然、恬淡、寂靜的姿態,翩然在書頁之間,繼續吟誦著她不凡卻也平凡至極的夢……
本書特色
本書以細膩生動的筆觸,描繪民國才女張愛玲不平凡卻多舛的一生。從她童年的經歷開始,逃家離開充滿矛盾的家庭,到在亂世中以天賦異稟的文筆於文壇崛起。她的作品,既是文學史上的經典,也是一段靈魂的獨白。書中細膩呈現她的內心掙扎,讓讀者深刻感受她孤傲的性格與心靈的脆弱,詩意地詮釋了她短暫卻永恆的生命。
目錄前言 綻放一季的美麗
第一章 遠去的記憶
世族顯赫
歡樂時光
悲傷記憶
世相觀察
第二章 出名要趁早
書香讀心
路在何方
風華初綻
成名傳奇
第三章 戀愛的味道
意氣相傾
興之所至
世間執念
花開塵埃
第四章 何須厭紅塵
亂世佳緣
情海孽緣
傷痛無期
轉身別過
第五章 鉛華始消盡
相守沉默
花落無奈
人生況味
風雨一夢
第六章 新夢愁風雨
愛的靈魂
人間煙火
出走計畫
浮生若夢
第七章 總是離人淚
遠避塵囂
歲月靜好
時光寂寞
生命蒼涼
參考書目
书名简译:浮生之梦,在乱世中书写人生:在张爱玲的世界里,爱是不可捉摸的,总在惊天动地中以静默的悲剧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