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記憶:穿越五千年,體驗中華生活文化之美

US$37.73

【作者: 朱惠良】
【出版社: 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 2024-11-26】
【分類: 人文社科 | 歷史】
【裝訂: 平裝】
【印刷: 全彩印刷】
【ISBN: 9786263968158】

貨號: 9786263968158 分類:

Description

文化的記憶:穿越五千年,體驗中華生活文化之美
中华文化之美

現代人綜觀古人生活的集大成之作,中華文化的生活美學,就在此書中!
不再停留於歷史課本裡的印象,從食、衣、住、行、育、樂、習俗節慶七大面向,
深入了解中國古人的日常生活,加上近兩百五十張故宮及兩岸博物館收藏之文物圖片,
汲取各種有趣的古代文化知識!

  「自古而今,同一輪月亮見證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不斷學習成長,引領中華文明綿延發展,生生不息!」

  古人以詩入畫,描繪生活風情,而我們則以文代筆,書寫過往經歷。此書透過史籍、詩歌、圖畫與出土文物,穿越回五千年前,自食、衣、住、行、育、樂及節慶習俗等七大面向,一步步勾勒出古人在沒有電燈、汽車和網路的情況下,如何創造出豐富多彩的生活!書中文章配上大量圖版,希望能引發讀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細讀本書不僅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智慧,更能夠領略中華文化之美!

  .飲食與節慶
  中國人對飲食極為考究,再加上中國幅員遼闊,菜式五花八門,令人嘆為觀止。到了節慶時,更是有許多特色菜餚,不僅色香味俱美,還充分體現出中國的古老民俗,例如過年吃尾牙、年夜飯和餃子,端午節與中秋節吃粽子和月餅,麵食和茶飲的來龍去脈等也會詳細說明。書中也介紹許多中國的節慶與習俗,如清明節、端午節與中秋節之淵源發展、錢鈔的使用、治病的方式和曆法的形成等。

  .服飾
  黃帝時期人們已經懂得飼養家蠶,織成絲織物,商周以後,蠶桑絲織業越來越興盛,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能生產絲綢的國家。除了衣物,書中也分享古代女子的頭飾、髮式、男子的冠冕與鞋子等,不同時代各有不同的風格。

  .住與行
  古代中國人對居住的環境與交通工具十分講究,不管是床榻、屏風、銅鏡與香爐等,還是黃帝時期發明的車子、出行時的儀仗和雨傘,都可以在本書中看到其起源和演變。

  .教育
  中國人一向認為百善孝為先,對於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視。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與科舉制度和讀書人所用的筆、墨、紙、硯等文房四寶以及中國特有的印章藝術。

  .娛樂
  古人生活中不乏各種娛樂,遊山玩水,寄情詩歌外,不同朝代與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娛樂方式,隨著時間與民族融合終而百花齊放,如音樂方面的琴、鼓、簫、笙與琵琶等;運動和娛樂結合的雜技百戲;戲劇方面的雜劇、南戲、崑曲與京劇;運動方面的足球、馬球與古代高爾夫球等。古人的「娛樂」多彩多姿,真是一點都不輸現代人。

 目錄自序

第一章     食
臘八尾牙年夜飯
粒粒米粟皆辛苦
揉麵做餅香四溢
煮煎點泡飲茶趣
撲棗吃棗推棗磨

第二章     衣
蠶桑成熟織夏衣
搗練熨整製新衫
結鬟盤髻金步搖
珠玉冠子布包髻
冠冕堂皇巾瀟灑
靴鞋屨屐足下履

第三章 住
坐臥之具席床榻
屏風障蔽復明志
銅鏡鑑形亦鑑心
翣箑扇中見離合
輕煙裊裊話香爐
熒熒燈火照乾坤
穹廬格兒蒙古包

第四章 行
玉輅鑾鈴軺車捷
傘蓋禦雨壯威儀
一船過盡一船來
水上漁家苦樂多
杖履兼程行萬里

第五章 育
古來百善孝為先
興學教化育英才
良師桃李滿天下
學優則仕觀科舉
蒼毫玉管四德全
花箋色紙添雅趣
墨丸入硯細無聲
篆刻金石方寸美

第六章 樂
山水之樂得於心
鳳管瑤琴樂悠揚
雜技百戲娛賓客
雜劇南戲育京崑
曲躬蹴鞠態輕遒
擊鞠捶丸樂趣多
胡漢融合開盛世

第七章 習俗節慶
半兩五銖通寶錢
祛病養生施艾灸
干支生肖保平安
曲水流觴憶修禊
清明時節雨紛紛
龍舟競渡慶端午
驅疫除厄話鍾馗
月到中秋分外明

後記

 
书名简译:文化的记忆:穿越五千年,体验中华生活文化之美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文化的記憶:穿越五千年,體驗中華生活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