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吏、山長、教官:清代臺灣儒學人物論

US$17.75

【作者: 林耀潾】

【出版社: 天空數位圖書】
【出版日期: 2024-04-09】
【分類: 人文社科 | 哲學】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7161906】

Available on backorder 允許無庫存下單

貨號: 9786267161906 分類:

Description

循吏、山長、教官:清代臺灣儒學人物論

  本書以清代臺灣儒學人物為探討主題,屬於個案式的研究。除陳璸為方面大員之外,其餘都是清代臺灣地方型的文教工作者,他們深受儒家思想的滋養,發而為著作,實踐為各種文教作為。他們是儒家思想的在地工作者,雖官卑秩微,居閒曹冷署,卻是社會意見領袖。本書之作即在發潛德之幽光,表彰他們的儒學貢獻。目錄第一章 陳璸的儒學思想與實踐-以臺灣縣及臺廈道任內為範圍的考察.05
第一節 前言……………………………………………………………………………………………..06
第二節 重視文教,發揚儒學…………………………………………………………………..07
第三節 問民疾苦,嚴禁酷刑濫派……………………………………………………………13
第四節 陳璸的天人感應思想 ………………………………………………………………….20
第五節 崇德報功,祭祀名宦……………………………………………………………………26
第六節 結論………………………………………………………………………………………………35

第二章 清臺灣縣學教諭 鄭兼才的儒學思想與實踐.37
第一節 前言………………………………………………………………………………………………38
第二節 潔修庠序,請廣學額、解額…………………………………………………………38
第三節 經世濟用,以事存文…………………………………………………………………….44
第四節 崇德報功,重視祭祀…………………………………………………………………….50
第五節 續修《臺灣縣志》,保存海東文獻………………………………………………..58
第六節 結論………………………………………………………………………………………………..63

第三章 謝金鑾的儒學思想與實踐.65
第一節 前言………………………………………………………………………………………………..66
第二節 對「聖人之道的詮釋」…………………………………………………………………..66
第三節 對文昌帝君信仰的詮釋…………………………………………………………………..70
第四節 建議「蛤仔難」設官治理……………………………………………………………….73
第五節 提出弭除「分類械鬥」的方策………………………………………………………..76
第六節 編纂《續修臺灣縣志》,保存海東文獻……………………………………………82
第七節 「國風」之遺-〈臺灣竹枝詞〉吟詠臺灣風物………………………………86
第八節 結論…………………………………………………………………………………………………..97

第四章 清代臺籍儒學教官的詩文與事功――以施世榜、陳震曜、陳維英、楊克彰為例的研究.99
第一節 前言………………………………………………………………………………………………….100
第二節 施世榜………………………………………………………………………………………………101
第三節 陳震曜………………………………………………………………………………………………104
第四節 陳維英………………………………………………………………………………………………108
第五節 楊克彰………………………………………………………………………………………………114
第六節 結論………………………………………………………………………………………………….116

第五章 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119
第一節 前言…………………………………………………………………………………………………..120
第二節 「雙重邊緣」處境下的實踐…………………………………………………………….122
第三節 文石書院教育中的儒學價值與科舉進階之路…………………………………..125
第四節 「在地認同」的史學實踐──《澎湖廳志》的修撰……………………….135
第五節 「在地認同」的文學實踐──林豪詩歌中的澎湖景象……………………138
第六節 結論…………………………………………………………………………………………………..142
书名简译:循吏、山长、教官:清代台湾儒学人物论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循吏、山長、教官:清代臺灣儒學人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