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牛津非常短講012

US$19.38

【作者: 羅伯‧布迪斯】
【譯者: 葉佳怡】
【出版社: 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 2024-02-21】
【分類: 人文社科 | 政治】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7209912】

貨號: 9786267209912 分類:

Description

痛:牛津非常短講012
Pai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痛是一種身體的感受、是情緒,是文化建構,還是一種可能的同理?
 
  什麼是「痛」?我們很常假定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疼痛的存在直覺上似乎能被隱約理解,但實際上(尤其是對醫學界),痛是個神祕又令人挫敗的謎團。
 
  痛的性質就是難以預測,而且任何測量或治療的標準,似乎都無法普遍適用於任何人。此外,還有人會在沒有受傷時抱怨自己有地方在痛。像是情感受傷啦、心都碎了的這類說法,能間接幫助我們對痛的運作模式及意義獲得更深入的理解嗎?
 
  沒有人可以不證自明地化約痛的本質,因為痛總有其所處脈絡。
 
  本書將先介紹痛的語言、痛的歷史,以及現代醫學針對痛所做的研究。要如何看待痛覺?對他人的疼痛付出同情心或同理心的立論基礎是什麼?我們真的有可能理解他人的疼痛嗎?
 
  痛的表達跟痛的體驗及建立痛覺敏感度的科學討論一樣重要。我們不只從生理學角度認識疼痛,也該思考我們是如何理解疼痛、理解他人的疼痛,以至於思考我們看待疼痛、苦難、悲慟和哀痛的方式。
 
好評推薦
 
  當我們試著想像憂鬱是一種疼痛、迷信是一種感覺被愛的社會支持,而藥物反映了我們潛在的焦慮,我們才有可能在高度原子化的社會結構中了解21世紀六大煩惱的社會根源,建構適合每一個社群與每一個人的療癒文化。——趙恩潔

目錄配圖列表
致謝
導論
第一章 痛的概念
第二章 痛與虔誠
第三章 痛與機器
第四章 疼痛和文明
第五章 同情心、同情和同理心
第六章 疼痛作為一種快樂
第七章 現代醫學及科學中的疼痛
第八章 慢性疼痛
第九章 痛的各種文化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名詞對照表
书名简译:痛:牛津非常短讲012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痛:牛津非常短講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