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

50張圖秒懂勞動權益:你在職場走跳,從求職到離職絕對不挨刀!

Original price was: US$17.14.Current price is: US$15.12.

【作者: 優渥客】
【出版社: 大樂文化】
【出版日期: 2025-04-29】
【分類: 人文社科 | 法律】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7422908】

Out of stock

SKU: 9786267422908 Category:

Description

50張圖秒懂勞動權益:你在職場走跳,從求職到離職絕對不挨刀!

  ★圖表 × 案例 ×法條,幫你維護勞工權益,解決疑難雜症
  ★不論是職場新鮮人還是資深員工,都能輕鬆智取慣老闆

  【30個Q&A】上班自救一本通,不是法律系也看得懂!
  .解決勞資糾紛,勞事法vs.勞爭法哪個對你更有利?
  .堅守「七不」,準備好「三要」,求職不踩雷!
  .遲到或是被客訴,以扣薪做為懲罰是否合理?
  .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失業給付,能領多少、領多久?   

  有一個對話,傳神地諷刺大多數老闆的心態:
  菜鳥員工:「你有一例一休,若休假日加班,會有多少加班費呢?」
  資深員工:「〇元啊!」
  菜鳥員工:「你好像不懂勞基法。」
  資深員工:「你根本不懂老闆。」
  不想吃悶虧、被拗的人,就用這本職場生存寶典,捍衛自身權益!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勞動權益嗎?
  最新勞動基準法、勞動事件法陸續實施,對勞工權益產生莫大影響。不趕快弄清楚,小心虧大了!
  【一例一休】
  •輪班必須間隔11個小時以上 → 從此不須爆肝輪班,健康和收入雙贏
  •工作滿6個月就有特休 → 新人不必羨慕老鳥,滿6個月就有3天特休假
  •沒放完的特休假,可以換成薪水 → 即使沒時間休假,至少還有錢可領

  【勞動事件法】
  •更快速且有效解決勞資糾紛 → 化解爭議不用曠日費時,勞工更願意站出來
  •在法律之前,勞資雙方更加平等 →弱勢勞工不怕雇主的財大氣粗
  •減少勞工的訴訟障礙 →小蝦米的勞工有能力對抗大鯨魚的企業體

  ★★不耗時找資料,不花錢問律師,用50張圖表搞定!
  密密麻麻的法條,是不是有看沒有懂?本書透過圖表解說法條,你可以輕輕鬆鬆將枯燥的法律化為基本知識。
  【圖表】在一例一休日加班,加班費該怎麼計算?
  【圖表】勞爭法vs.勞事法處理流程比較表
  【圖表】《勞事法》有哪些特點,幫勞工捍衛權益?
  【圖表】一「例」一「休」是什麼?
  【圖表】堅持「七不」原則,應徵工作不踩雷
  【圖表】普通跟職災傷病給付,有哪些不同?
  【圖表】懷孕、生產與育兒權益(夫妻雙方)大公開
  【圖表】請領失業給付的條件和具體步驟

  ★★生動案例┼深入說明,讓你知道如何自救自保!
  小郭的月薪是40,000元,但公司用最低薪資替他投保,他覺得不合理,於是向公司反應。主管榮哥回應:「高薪低報沒什麼不好,選擇比較低的級距申報勞健保,自付額會變少,你每個月的負擔也會減輕,沒什麼壞處!」小郭聽了覺得有道理,認為自己賺到了。

  如果你的想法與小郭相同,問題就嚴重了!快翻開本書第3章,你會發現假如公司以「高薪低報」勞保,勞工不僅沒賺到,還會使生育、傷病、職災、失能、失業、退休金、死亡等給付縮水很多。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2024年失業率平均為3.38%,其中以大學程度失業率4.52%最高。所以在職場中,除了要學會自保,萬一被雇主資遣,也要了解有什麼權益可以拿,怎麼重新站起來。

  .假如雇主沒有給被資遣員工預告期,就要提供預告期工資。
  .計算資遣費的每月平均薪資時,應包括固定薪資、獎金等,而不是用底薪。
  .失業給付金是依據申請人離職退保的當月起,前6個月平均投保薪資60%來發給,最多可以領9個月。
  而且還有……

  ※本書以2020年的《40張圖解密勞動事件法》為基礎,因應勞動法規修正、勞動環境變化,增添文字、案例及圖表,並重新編輯。
 目錄前言  自己的權利自己爭,自己的悶虧自己救
〔圖1〕公務員和勞工的工時演變
〔圖2〕一例一休修法前後,勞工權益有哪些變動呢?

第1部  善用勞動事件法,小蝦米也能抗衡大鯨魚
【第1章】快速認識勞動事件法
◆對於解決勞資爭議,新法更有效率
〔圖3〕勞資爭議案件的件數和百分比
◆勞工面臨不公平待遇,在法律之前更加平等
〔圖4〕勞爭法vs.勞事法處理流程比較表

【第2章】勞事法保障勞工權益,兼顧企業經營需求
◆勞資爭議訴訟平均要花500天才能解決
〔圖5〕向勞動主管機關申訴,表單該怎麼寫?
◆勞事法的3個重要課題,不可不知!
〔圖6〕想要成立工會,該怎麼申請?
〔圖7〕《勞事法》有哪些特點,幫勞工捍衛權益?

第2部  在職場走跳,你必須知道的勞動權益
【第3章】一例一休實施後,工時正常不再過勞?!
◆除了五一勞動節之外,全國放假日趨於統一
〔圖8〕軍公教和勞工放假日一覽表
◆「一例一休」法制化,勞工得以名正言順週休二日
〔圖9〕彈性工時怎麼排,對自己最有利?
〔圖10〕一「例」一「休」是什麼?
◆輪班間隔不得低於11小時,你不用再紅眼賺錢
〔圖11〕班與班之間的正確安排方法
◆薪資明細一清二楚,避免勞保被高薪低報
〔圖12〕要看清楚薪資明細表,避免老闆做手腳
◆到職前先上網查詢,這家公司是否曾違法被開罰過
〔圖13〕雇主經常違反勞基法的項目
◆保護申訴人身分,勞工可以安心檢舉違法公司
〔圖14〕勞資爭議的申訴管道
◆犧牲假期加班,加班費要加乘或加倍
〔圖15〕在一例一休日加班,加班費該怎麼計算?
◆工作只要滿6個月,就享有特休假
〔圖16〕新舊制的特休假天數比一比
◆年底或離職前,只能眼睜睜看沒休完的特休假泡湯?

【第4章】進入職場做好準備,懂這些才不會被拗!
◆Q1、找工作時,如何避免掉入不實求才廣告的陷阱?
〔圖17〕做好「三要」準備,求職不吃虧
〔圖18〕堅持「七不」原則,應徵工作不踩雷
〔圖19〕舉報企業違法徵才,撰寫申訴書應注意事項
◆Q2、面試被問及個人隱私問題,一定要回答嗎?
〔圖20〕若涉及「就業歧視」,可以這麼做
◆Q3、通知錄取後又被取消,只能摸摸鼻子認栽?
〔圖21〕撰寫存證信函,要注意哪些重點?
◆Q4、承攬和僱傭關係,勞動權益有什麼不同?
〔圖22〕是否屬於勞動契約可從從屬關係做檢視
〔圖23〕簽訂承攬契約,要注意五大重點!
◆Q5、一定要找保人簽下「人事保證契約書」嗎?
〔圖24〕人事保證契約書內容,看清楚再簽!
◆Q6、定期契約員工被炒魷魚,就沒有資遣費?
〔圖25〕這4大類型工作才算定期契約
◆Q7、薪水實領金額與面試談妥的不同,怎麼辦?
〔圖26〕哪些算工資、哪些不算?一次搞清楚
◆Q8、工資能否低於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
〔圖27〕雇主遲遲不發薪又置之不理時,你該⋯⋯
◆Q9、試用期一再延長,合法嗎?
〔圖28〕結束勞動契約時,須有幾天預告期?
◆Q10、上班第一天在途中出車禍,可以申請職災給付嗎?
〔圖29〕普通跟職災傷病給付,有哪些不同?
〔圖30〕申請車禍職災補助,該準備哪些文件?
◆Q11、公司將勞保投保金額高薪低報,對你是好還是壞?
〔圖31〕雇主每月必須幫勞工提撥的法定項目
〔圖32〕投保薪資提撥有問題,如何申訴?
〔圖33〕投保金額高薪低報,勞保給付金額差很大!
◆Q12、公司刻意刁難孕婦或產婦,觸犯法律嗎?
〔圖34〕勞工可以申請哪些生育相關補助?
〔圖35〕懷孕、生產與育兒權益(夫妻雙方)大公開
◆Q13、主管要求我做的違法工作,怎麼辦?
〔圖36〕如何向勞檢處檢舉企業違法?
◆Q14、以扣薪做為遲到或被客訴的懲罰,是否合理?
◆Q15、拒絕加班就會被扣全勤獎金?
〔圖37〕勞工請假扣薪的具體規定
◆Q16、加班只能補休,沒有加班費?
◆Q17、沒有休完的特休假,該怎麼處理?
◆Q18、一例一休上路,能否要求員工重簽勞動契約?
◆Q19、勞退新制的退休金帳戶,跟著勞工一起走?
〔圖38〕勞退新舊制有什麼不同?

【第5章】好員工明算帳,離職時拿到應得的權益
◆Q20、以沒完成交接為藉口不放人走,可以嗎?
〔圖39〕離職不必向雇主預告,還能請求資遣費
◆Q21、競業禁止條款限制員工再就業,合法嗎?
〔圖40〕競業禁止有哪些必須注意的重點?
◆Q22、沒有依最低服務年限離職,會有什麼後果?
〔圖41〕不到服務年限就走人,不一定要付違約金
◆Q23、忽然被告知:「你就做到今天」,該怎麼辦?
〔圖42〕各工作年資,可領幾個月的資遣費?
〔圖43〕圖43、想知道資遣費大概有多少,有什麼方法?
◆Q24、一句「不能勝任」,就可以解僱員工嗎?
◆Q25、公司不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怎麼辦?
〔圖44〕新、舊制資遣費,哪種領得比較多?
◆Q26、不幸被資遣的員工,可以享有哪些權益?
〔圖45〕資遣勞工或勞工自請離職,有幾天預告期?
〔圖46〕法令賦予被資遣者有哪些權益?
◆Q27、資遣費的月平均薪資,可以用底薪計算嗎?
◆Q28、非自願離職者該怎麼申請失業給付?
〔圖47〕失業給付請領金額計算方式
〔圖48〕請領失業給付的條件和具體步驟
◆Q29、非自願離職後找不到合適工作,怎麼辦?
〔圖49〕申請全日制職業訓練步驟
◆Q30、員工自願加班沒拿加班費,也是違法?
〔圖50〕雇主延長勞工工時,一天不得超過十二小時
◆Q31、員工上下班不用打卡,公司卻被開罰

 
书名简译:50张图秒懂劳动权益:你在职场走跳,从求职到离职绝对不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