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台灣飛行場百年發展史
暢銷名作《不沉空母》完全增訂版
★新增第九章離島篇,
將澎湖.金馬.蘭嶼.綠島.東沙與南沙太平島飛行場一網打盡
航空的發展歷史,較諸於其他的交通工具可說晚了許多,先不論氣球類的航空器,光人類可以用飛機開始翱翔天際,就已是二十世紀後的事。然而,如今航空已是人類相當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台灣的近代航空發展,一般係以日本人野島銀藏在1914年3月21日駕駛美製螺旋槳複翼式飛機,於台北古亭庄練兵場(後之「南機場」,今青年公園)的飛行表演為始。而二戰期間,將台灣視為一座不會沈沒的海上航空母艦「不沉空母」,是民眾耳熟能詳的一種政策宣傳。在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台灣捲入二戰陰霾中時,島上的飛行場正是大日本帝國往南洋連結的重要樞紐。二戰後的台灣,兩岸對峙下,仍有不少日本時代興建的機場持續使用至今,也留下許許多多台灣航空發展百年來的重要遺跡。
本書為作者耗費超過二十年蒐集資料,並藉由十多年間的實地調查後整理而成的台灣航空重要著作。全書以百年來台灣島內島外飛行場/機場的發展歷史與脈絡為主軸,介紹其歷經的演變,以及殘存的各種遺構,是研究台灣航空發展及台灣軍事遺跡、戰爭遺產不可缺少的重要經典。
全書的章節呈現上,以時間為主要切分點,在日本統治後期較多飛行場大量增設時,才以日本海軍與陸軍兩種體系加以區分。書中內容包含台灣航空發展黎明期的飛行場與著陸場、民航肇始期的島內飛行場,以及大東亞戰爭爆發前、戰爭間與整個二戰末期所興建的台灣島內日本陸軍與海軍飛行場,最後則為二戰後興建的台灣島內機場,以及本次增補版新增的離島機場歷史。
全書除了有詳盡的文字說明外,更以超過一千六百張的圖片,包含各時代的相關地圖、航照與現地調查照片記錄,詳細呈現出台灣島內飛行場/機場百年來的發展歷程。書中首度曝光許多興建於二戰時期的飛行場重要軍事設施遺跡調查成果,是台灣在戰爭遺跡的文化資產研究上,非常重要的參考著作。
特別推薦
李孟諺 現任交通部長
杜 微 現任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許雪姬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曾令毅 臺灣航空史研究者
目錄新版序
自序
卷首語
第一章台灣航空發展黎明期的飛行場與著陸場
台北練兵場→台北(南)飛行場
屏東飛行場→屏東(南)飛行場
鹿港著陸場→鹿港飛行場
台東著陸場[馬蘭]
花蓮港著陸場→花蓮港(北)飛行場
苓雅寮不時著陸場
第二章台灣民航肇始期的島內飛行場
台北飛行場[松山]
台中飛行場[公館][清泉崗]
台南飛行場[永康]
台東飛行場→台東(北)飛行場
宜蘭飛行場→宜蘭(北)飛行場
淡水飛行場
第三章大東亞戰爭爆發前興建的台灣島內陸軍飛行場
湖口陸軍演習場→湖口飛行場
台中飛行場[水湳]
嘉義飛行場
潮州飛行場
佳冬飛行場
恆春飛行場[五里亭]
第四章大東亞戰爭爆發前興建的台灣島內海軍飛行場
新竹飛行場
台南飛行場
高雄飛行場[岡山]
東港飛行場
第五章大東亞戰爭期間興建的台灣島內海軍飛行場
紅毛飛行場
後龍飛行場
新社飛行場
二林飛行場
虎尾飛行場
大林飛行場
麻豆飛行場
仁德飛行場
歸仁飛行場
左營飛行場[F要地應急跑道]
大崗山飛行場
第六章大東亞戰爭期間興建的台灣島內陸軍飛行場
宜蘭(南)飛行場
桃園飛行場
彰化飛行場
北斗飛行場
北港飛行場
塩水飛行場
小港飛行場[高雄]
鳳山飛行場
屏東(北)飛行場
花蓮港(南)飛行場
台東(南)飛行場
第七章二戰末期興建的台灣島內飛行場
樹林口飛行場
八塊飛行場[八德][懷生]
龍潭飛行場
台中(東)飛行場
大肚山飛行場
草屯飛行場
埔里飛行場
燕巢飛行場
平頂山飛行場
宜蘭(西)飛行場
上大和(南)飛行場
池上飛行場
中止興建、廢棄與未接收之飛行場
第八章二戰後興建的台灣島內機場
高雄港水上機場[復興航空]
日月潭機場、梨山機場[復興航空]
陸軍龍岡機場、衛武機場
空軍台東志航、花蓮佳山基地
中正國際機場→台灣桃園國際機場
第九章 離島機場
澎湖地區的飛機場
金門與馬祖的飛機場
蘭嶼與綠島的飛機場
東沙與南沙太平島的飛機場
附錄 二戰終戰時台灣島內日本海陸軍飛行場位置圖
依縣市別之飛行場章節索引
书名简译:台湾飞行场百年发展史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