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世界哲學史6 近代篇(I)啟蒙時代的思想變革:理性與情感

原始價格:US$26.93。目前價格:US$24.21。

【作者: 】
【譯者: 張哲鳴】
【出版社: 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 2025-02-12】
【分類: 人文社科 | 哲學】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7512401】

貨號: 9786267512401 分類:

Description

世界哲學史6 近代篇(I)啟蒙時代的思想變革:理性與情感

日本筑摩書房創社八十週年紀念鉅獻,集結日本哲學界逾百位專家陣容
跨越三千年人類智慧的結晶,在「世界哲學史」中探索心靈的力量
 
人類情感激發的啟蒙力量,推動超越理性的革命浪潮
理性與情感共鳴,譜寫交響的世界
 
近代的開端,肇始於十八世紀末的啟蒙運動。啟蒙運動追求的人類理性與情感力量,
如何推動世界哲學的發展,最終迎來前所未有的思想革命?
 
  《世界哲學史》系列以全九冊的形式,全景式地回顧古代至現代的哲學發展,並透過各時代的主題,從同時代的視角探討多元的哲學傳統。其出版的主旨是,在縱向梳理全球哲學思想與實踐的過程中,讓我們理解當下的位置,並指引未來的方向。
 
  本系列致力以嶄新的視野重構人類智慧的發展歷程,從全球視角出發,展示東西方智慧的交流與對話,以突破單一文化視角的侷限。本系列分為古代、中世紀、近代與現代四個時期,涵蓋哲學的起源、交融、衝突與互動,並匯集日本哲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為讀者提供嶄新的觀點,進而啟發讀者對哲學發展及未來的思考。
 
  《世界哲學史》第六冊聚焦於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以及同時代全球思想的變化。隨著人類逐漸重視理性與情感的對立與融合,這場思想革命推動了哲學的發展,也促使西方世界走向政治與社會的深刻變革。本書涵蓋英國、蘇格蘭和法國等地的啟蒙思想,從霍布斯到盧梭,闡述這些思想如何點燃對個人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並為美洲獨立與法國大革命等歷史事件建立思想基礎。
 
  本書深入剖析啟蒙時期的理性與情感思想,探討當時哲學家在追求真理和認知世界的過程中,試圖平衡理性與人性情感之間的矛盾。例如,洛克的社會契約論強調了個人權利,而休謨則探討道德情感在人類行為中的作用。這些思想不僅僅是哲學上的抽象探討,更成為推動啟蒙時代政治與社會變革的實踐力量。在這一時期,理性逐步被推崇為通向真理的主要工具,同時啟蒙運動所提倡的情感觀念亦深刻地影響了人性和社會價值的重新定位。
 
  此外,本書也特別關注啟蒙思想在非西方地區的擴展和影響,如中東地區的變革、清代中國哲學的回應、江戶時期日本思想的轉向。各地在面對啟蒙運動衝擊的過程中,逐漸展現出批判傳統價值的思潮,並強調人類理性與情感的力量。透過全球視角的分析,本書呈現啟蒙思想在歐亞之間流動,並激發對普遍人性價值的追求,最終形成多元共鳴的世界哲學基礎。
 
本書特色
 
  ◎非哲學愛好者也需要的思想座標:無論是啟蒙時代的理性革命,還是現代社會的自我探尋,哲學始終是理解我們所處時代和文化的核心坐標。從蘇格拉底、孔子的對話,到近代東西方思想的交鋒,《世界哲學史》提供的不僅僅是哲學愛好者的書單,更是一部讓所有人建立思想基礎、拓展視野的系統化指南。這套書用深入淺出的文字,使哲學成為每個人都能親近的智慧寶庫。
 
  ◎全面整合最新哲學研究與多元文化視角:近半個世紀以來,哲學研究突破了以往的地域限制,進一步揭示了東西方思想間的相互影響。這套書不僅聚焦於希臘、印度與中國哲學的傳統經典,更整合了近年來對東亞及全球文化中哲學變遷的研究成果,幫助讀者重塑對哲學的理解。從全球視角深入探索哲學的流變,讓讀者得以在二十一世紀重拾對人類智慧的深層思考。
 
推薦人
 
  林明照|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林鎮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法鼓文理學院特設講座教授
  林遠澤|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佐藤將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洪世謙|中山大學哲學所教授、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黃文宏|清華大學哲學所教授
  黃冠閔|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黎建球|輔仁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好評
 
  「這套《世界哲學史》匯聚了日本哲學界老中青三代學者的努力,在經歷新冠疫災的全球性災難後,最終呈現出一部涵括各大文明傳統的哲學思想著作。……在不同的語系與歷史生態下,各種哲學思想交織呈現出多元而豐富的思想景觀。本套書不僅規模宏大,更重要的是採用深入淺出的語言風格,讓讀者得以輕鬆理解並挑戰既有的世界哲學圖像。」──林鎮國(政治大學哲學系名譽教授)
 
  「整體來說,本套書展示了一種日本當代學界對於哲學的宏觀視野,反映了日本學者在專家與專題研究上的實力。……從讀者公眾的設定來說,本套書以其清晰而簡短的論述文字,展現了高度的可讀性。要在有限篇幅內勾勒出具有複雜背景的哲學論點,誠屬不易,而能夠以合適的簡化方式面對公眾,又不失哲學內部細緻的原汁原味,更是考驗撰寫者抽絲剝繭的能耐。」──黃冠閔(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兼所長)
 
  「本套書從獨特的『日本視角』出發,試圖突破民族或文化中心主義的藩籬,以建構一種能引發共鳴的『世界哲學史』。……台灣讀者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當然可以透過自身的『台灣視角』,共同參與正在進行中的世界哲學史建構。我相信這正是這套書最值得閱讀的意義所在。」──林遠澤(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這是一項艱鉅的挑戰,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將哲學從『西洋哲學史』」的框架中解放出來。如果我們承認哲學天生具有「跨越邊界」的力量,那麼這樣的努力實在是遲來的必然。」──鷲田清一(大阪大學名譽教授、京都市立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我認為當今世界有兩個關鍵詞:民主主義與以人工智慧(AI)為象徵的技術進步。然而,兩者皆隱含可能導致社會分裂的潛在趨勢。在此背景下,致力於『全面理解世界』的哲學價值再次受到重視,因而彰顯其重要性與時代意義。」──出口治明(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名譽教授.校長特別助理)

目錄前言/伊藤邦武
第一章 啟蒙的光與影/伊藤邦武
第二章 道徳情感論/柘植尚則
第三章 名為社會契約的邏輯/西村正秀
第四章 從啟蒙到革命/王寺賢太
第五章 啟蒙與宗教/山口雅廣
第六章 殖民地獨立思想/西川秀和
第七章 批判哲學的嘗試/長田藏人
第八章 伊斯蘭的啟蒙思想/岡崎弘樹
第九章 中國的情感哲學/石井剛
第十章 江戶時代的「情感」思想/高山大毅
專欄一 近代的懷疑論/久米曉
專欄二 關於時空的爭論/松田毅
專欄三 唯物論與唯心論/戸田剛文
專欄四 世界公民的思想/三谷尚澄
專欄五 共濟會/橋爪大三郎
後記/伊藤邦武
作者簡介
年表
书名简译:世界哲学史6 近代篇(I)启蒙时代的思想变革:理性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