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手術室裡的小綠人: 麻醉後、恢復前,我們在忙什麼?這裡需要讀心與高速換檯,一個只有自己人的工作日常。
◎怕血能當小綠人嗎?左撇子、手汗症的人適合在手術室工作嗎?
◎手術房為什麼這麼冷?溫度不夠低就會感染。要多低?
◎刀房也有空汙,電燒刀產生的「手術煙霧」,曾讓醫生鼻子長菜花。
◎半夜總有怪聲、某間刀房總在急救……這裡沒有任何「四」當尾號的房間。
作者Apple,畢業於長庚科技大學,是臉書「手術室小綠人」粉專版主,
曾在林口長庚醫院擔任手術室護理師7年。
長庚擁有全臺灣規模最大的手術室(將近100間手術房),
她看過各式病例,也參與過像日韓劇中呈現的遠端教學示範手術。
相較於親屬充斥的病房、打仗一樣的急診室,和人來人往的門診區,
手術室為了感染控制,出入皆有管制及門禁,加上病人屬無意識狀態,
刀房,就是一個只有醫生、麻醉師和護理師等「自己人」的地方。
麻醉後,恢復前,這群小綠人到底在忙什麼?外人(病人)很難知道。
本書就是她用「手術室小綠人」視角,帶你認識這個只有自己人的地方。
◎手術室裡的小綠人
․為什麼不是白衣天使而是小綠人?
長時間專注紅色鮮血容易視覺疲勞,
「白袍」會產生殘影,穿著綠色能讓眼睛放鬆。
․刀房分工細,刷手是基本
一個手術團隊至少要6到8人,光護理師就有4種,
專責護理師、麻醉護理師、流動護理師、刷手護理師,
怕血能當小綠人嗎?有手汗症適不適合整天戴著外科手套遞器械?
․小綠人基本特徵:粗壯的小腿肚和大容量的膀胱
手術室也遵循勞基法,一天工作8小時,
但只要手術還沒結束、就得繼續「加班」。除了能領加班費,
還會得到粗壯小腿和大容量膀胱。還有,手術房可以接手機嗎?
◎麻醉後、清醒前,我們在忙什麼?
․劃刀前,小綠人會幫病人擺姿勢、消毒、鋪手術單;
麻醉時,你會聽到麻姐的溫馨提醒:「讓你睡覺囉!」
餐廳拚翻桌率,手術房也拚換檯率,怎麼維持刀房高效運轉?
小綠人也得是時間管理大師!
․刀房點點名,少一片都不行
手術檯的紗布和器械都要計數,如果短少就不能縫合傷口,
直至找出來為止。那些消失的紗布最常出現在哪裡?
手術檯也需要讀心術?因為帽子口罩一戴,只剩下眼神能交流。
開刀房跟急診室一樣,也有禁忌食物?
麻醉後,恢復前,小綠人到底在忙什麼?
這裡需要讀心與高速換檯,一個只有自己人的工作日常。
好評推薦
臉書「酷勒客—Clerk的路障生活」粉專版主/不點醫師
藥師圖文作家/米八芭
《醫院也瘋狂》作者/林子堯
臉書「於是空白」粉專版主/於是空白
臺中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廖致翔
本書從手術室護理師的角度出發,細膩而真誠的描繪出開刀房的日常,充滿平時隱藏在忙碌背後的小故事與人情味。Apple用她細緻可愛的插畫,描繪手術室裡那些鮮為人知的瞬間。我曾與Apple見過幾次,她認真又有才華的模樣,總讓人印象深刻而溫暖。這是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書,恭喜Apple出書!——臉書「酷勒客—Clerk的路障生活」粉專版主/不點醫師
如同藥局有外人無法進入的結界,手術室更是一般人難以輕易踏足的領域,因為感染管控,其他醫療人員進不去,病人進入也大都是昏迷的狀態。原本不為人知的手術室故事,現在有手術室小綠人Apple帶你一探究竟,藉由本書揭開手術室內的神祕面紗。——藥師圖文作家/米八芭
很高興能幫Apple推薦她精彩的圖文書《手術室裡的小綠人》。過去臺灣民眾對於護理師的印象,就是「白衣天使」,但不知道其實在各大醫院的手術室裡,還有一群默默為大家的健康而努力的開刀房護理師,就是「手術室小綠人」。開刀房是白色巨塔裡的神祕部門,大部分民眾都無法窺得其全貌(因為大都被麻醉了),但裡面其實有許多醫療人員在與死神拔河,充滿生老病死,也有不少令人噴飯的趣味故事,這本好書值得推薦。——《醫院也瘋狂》作者/林子堯
這本書用溫暖可愛的畫風與細膩真摯的筆觸,帶我們走進鮮少被提及的手術室世界,揭開手術房護理師的日常點滴。Apple不僅生動描繪了手術室內大大小小的故事,更以輕鬆易懂的方式,讓讀者了解護理師在協助醫師、安撫病患情緒,以及維持手術平衡中的重要角色。不僅還原了手術房的真實樣貌,也展現了「小綠人」們冷靜與柔軟兼具的專業風采,既幽默又溫馨,是一部能深刻打動人心、提升大眾認識的佳作。——臉書「於是空白」粉專版主/於是空白
最初在臉書上看到「手術室小綠人」粉專,漫畫總能讓我會心一笑,覺得親切又有趣,心想,這絕對是一位在開刀房扎扎實實工作過,又會畫畫的護理師,後來得知,作者Apple在長庚醫院開刀房工作了七年之久。想知道開刀流程和開刀房裡面發生的大小事嗎?看這本書就對了!一定要跟大家分享,廖大叔最喜歡的書中插畫是「醫師的道謝都很實際」和「代接電話禁用娃娃音」,完全真實描寫,令人忍俊不禁啊。——臺中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廖致翔
目錄
聯合推薦
作者序 我是手術室裡的小綠人
第1章 手術室裡的小綠人
1. 刀房分工細,刷手是基本
2. 手術房的基本配置
3. 換上刷手服,所有人長一樣
4. 隱形幫手,低調但重要
5. 粗壯的小腿肚和大容量的膀胱
6. 護理師的百寶箱口袋
第2章 麻醉後、清醒前,我在忙什麼?
1. 無菌,最重要
2. 第一件要學的事:刷手
3. 術前訪視,避免開錯刀
4. 好冷,可以關空調嗎?
5. 等候室,手術的入境檢查
6. 讓你睡覺囉,麻姐的溫馨提醒
7. 劃刀前準備,擺姿勢、消毒、鋪手術單
8. 暫停時間,守護病人安全的最後關卡
9. 餐廳拚翻桌率,我們拚換檯率
第3章 病房和刀房,哪個比較好?
1. 手術檯也需要讀心術
2. 刀房點點名,少一片都不行
3. 人人都是時間管理大師
4. 小綠人也要懂收納
5. 供應中心,手術背後的幫手
6. 醫護最常見的禁忌食物
7. 沒有任何四號結尾的房間
8. 工作帶來的小病小痛
9. 能準時下班的大夜班
10. 代接電話的藝術
11. 比撞鬼更可怕的事
12. 過年值班,累積經驗好機會
13. 共感人的煩惱
第4章 治病也治心,小綠人的成就感
1. 怕血能當小綠人嗎?
2. 如果能重新選擇,我要回刀房
3. 傾聽就能給病人力量
4. 自費材料好不好?
5. 治病的人也需要被治療
6. 充滿能量的幾個字:謝謝你
7. 維持刀房高效運轉的小精靈
8. 手術室裡的大冰箱——骨骼銀行
9. 醫界也有交換醫師
後記 離開,是為了追求更大成長
书名简译:手术室里的小绿人: 麻醉后、恢复前,我们在忙什么?这里需要读心与高速换台,一个只有自己人的工作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