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

誰在統治地方:唐宋地方治理文化打造史

Original price was: US$24.34.Current price is: US$21.46.

【作者: 盧建榮】
【出版社: 暖暖書屋】
【出版日期: 2022-03-10】
【分類: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裝訂: 平裝】
【印刷: 部份全彩】
【ISBN: 9786269539734】

SKU: 9786269539734 Category:

Description

誰在統治地方:唐宋地方治理文化打造史

唐宋時期的地方治理究竟如何?
中央政治權力滲透到地方,到底是鞭長莫及?抑或如臂使指?

「地頭蛇小傳統」遇上「強龍大傳統」,如何研判誰在統治地方?
是國家派任的流官到地方主政?
還是地方勢力與官衙世吏相互勾結在把持地方?

  中國氣候水文和物產,在中古以前已然定型,糧作耕耘仰賴太平洋西南季風帶進的雨水,沿著秦嶺由西往東,降雨量逐次增多。雨量過多,會造成洪澇為害,過少或不雨,則旱災必作,隨之是蝗災。唐宋帝國為穩定糧食充分供應,多以糧倉儲米以濟不時之需。這是以儲糧制和義倉制來因應降雨的不確定性。附帶的因應措施有二:其一,藉祠廟祈雨儀式呼求老天降雨,其二,興作陂塘隄堰蓄水和防洪。

  祈雨倘若有成,地方官馬上面臨蓋廟酬神的壓力。修廟/蓋廟或是修建陂塘和隄堰,乃一縣之大事,屬於公共工程性質,需要募資和糾集工役,工程本身會連帶牽動到官民之間,以及居民之間的利益之分配。這是測試地方官和地方勢力互動的試金石,會再現於一方碑石所刻的記文中。工程操控權誰屬,似乎決定了地方官與地方勢力追逐公共權力途上誰居上手。

  本書提供八至十世紀唐帝國華南地方政治/文化經驗,以及宋帝國十至十一世紀不分南北的地方政治/文化經驗。使用「廟/祠記」、「德政/遺愛碑文」、「循吏傳記」和「牧守行為集錄」四種文本史料,解答中國地方治理文化基因設置,與地方實際政情之間錯縱複雜的關係。

  本書封面說明
  ◎封面圖片:「解州關帝廟」,中國最大的關帝廟,位於山西運城市解州鎮,是關公故鄉。創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宋元至明清不斷重修或重建,現今建築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大火後重建。供奉關帝神龕的崇寧殿,懸掛「神勇」巨匾,由清朝乾隆皇帝欽定。目錄代自序:托克維爾半路殺出
導論

實情篇 地方社會刁鑽

第一章 南方書寫下的地方勢盛
一、循吏書寫文本的南方
二、他者書寫文本的南方
三、在地/自身觀點的南方尚鬼書寫

第二章 施雨神碑中地頭蛇小傳統vs.強龍大傳統
一、求雨神祇形形色色
二、有龍王廟、或陰司水神廟對大傳統的衝擊
三、有解旱神力道教神祇對大傳統的衝擊
四、旱災祈雨與泰山后土信仰背後為大傳統張目

第三章 國家文化出擊與地方抵抗
一、孔廟:對治淫祠的神器?
二、興孔途上淫祠猖
三、先賢祠:地方文教與文化資源的援用
四、女神廟問題

第四章 地方公共權力的官民拔河賽
一、話語權在私廟的文本分析
二、話語權在官廟的文本分析

理想篇 治理短板浮現

第五章 史官建構的地方治理極致景致
一、兩《唐書》循吏立傳取捨的同異
二、宋依唐循吏傳的四大指標行為書寫
三、比較漢唐循吏指標內容生變的意義
四、《舊唐書.循吏列傳》只補本章論述框架一例
五、唐修前朝八史的循吏製作

第六章 館臣打造的地方官正面形象
一、教化欄內唐名臣
二、教化欄內魏隋間名臣
三、能政欄內魏至唐名臣
四、興利、勸課欄內魏至唐名臣
五、仁惠欄內魏至唐名臣

第七章 地方官紀功碑上銘刻的治理話語
一、神道設教的「循吏」模本的再生產
二、獨沽一味的循吏樣板
三、教化、技術合冶的循吏樣態

結論
參考文獻

 谁在统治地方:唐宋地方治理文化打造史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review “誰在統治地方:唐宋地方治理文化打造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