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的N次方.第一冊:解嚴後1987、88年農民運動

US$24.21

【作者: 林純美,黃仁志】
【出版社: 前衛】
【出版日期: 2024-03-20】
【分類: 人文社科 | 社會議題】
【裝訂: 平裝】
【印刷: 全彩印刷】
【ISBN: 9786269814602】

貨號: 9786269814602 分類:

Description

農的N次方.第一冊:解嚴後1987、88年農民運動

本書詳細講述解嚴後臺灣農民運動始末。

  從最初因美國水果大量傾銷臺灣,山城農權會在1987.12.08發動第一場農民上街抗議,喊出「臺灣不是美國的殖民地」,到1988年元旦的北高兩地賤賣農民、冬季的學生農村生活營,再到3.16農運第一次全臺灣農民大集結的反美示威,以及4.26農運發出「老農不死,也絕不凋零!」的驚天怒吼,延續至5.16農運流血爭取全面實施農民保險,最終在5.20農運爆發2.28事件以來最激烈的街頭流血衝突,風起雲湧的大規模農民運動戛然而止,及至6.28農運分裂,同一天成立了兩個農民聯合組織。

  除了具有史料價值的文字外,本書也大量收錄當時優秀的攝影記者所留下的作品,透過這些深具時代感的珍貴影像,讀者能進一步體會當時臺灣街頭運動的氛圍,眼前雖有鎮暴警察打人抓人的肅殺,農民卻也勇敢踏上街頭喊出自己的心聲。

  本書還特別側重於農運中客家人所扮演的角色,並就其中關鍵的人物,另撰專文介紹生平事蹟。透過這些詳細的紀錄,除了清楚還原解嚴初期農運與客家人所具有的密切關聯外,也有力的揭示了臺灣農民運動絕不等同於5.20農運!目錄推薦序 陳玠廷
 
壹、前言
一、回首臺灣農業與農村政策的演化脈絡
二、臺灣農村建設政策的演變
 
貳、農村再生的推動內涵與影響
一、農村再生政策的興起與轉型
(一)農村再生計畫第一期
(二)農村再生計畫第二期
(三)農村再生計畫第三期
二、農村再生的推動案例
(一)平原農村:臺南市仕安社區
(二)客家山庄:新竹縣南埔社區
(三)濱海漁村:嘉義縣塭仔社區
三、農村再生的轉型與挑戰
 
參、農村發展的新挑戰
一、農村新議題
二、農村的人口流失與高齡照護問題
(一)臺灣農村人口問題趨勢
(二)日本地方創生與歐盟LEADER計畫
(三)臺灣的農村創生與綠色照護策略
三、氣候變遷下的農業與農村發展調適
(一)氣候變遷的影響與衝擊
(二)農政部門的對策:從氣候變遷調適到淨零排碳
四、興設再生能源的挑戰
(一)開放農地設置綠能設施
(二)農地綠能的爭議與挑戰
五、國土規劃下的鄉村整體發展規劃
(一)農地利用、重劃與開發問題
(二)新國土計畫體系下的鄉村地區整體規劃
 
肆、結論
一、農的社會特質與兩難
二、農民運動的力量與影響
三、農政組織改革的架構與意義
四、重建「農」的主體性與未來性
 
附錄、臺灣農業發展國內外大事記(1945-2023)
书名简译:农的N次方.第一册:解严后1987、88年农民运动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農的N次方.第一冊:解嚴後1987、88年農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