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歷代輿地沿革圖(全套11冊)
歷史地理學的卓絕之作!
彩印精裝完美重現全套經典。
《歷代輿地沿革圖》以實測輿圖為底,參照古籍考訂,
是中國歷代最完整的一部歷史地理圖集。
聯經出版歷時五年詳細校閱考訂,
編製出單獨成冊,多達1330多頁的索引,
中國歷代所有地名皆可從此查詢。
《歷代輿地沿革圖》由清末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編纂,以清乾隆內府輿圖為底圖,參照歷代正史的地理志考訂,詳實完整地標示了中國歷代疆域、政區、都邑等,是中國古代最完整的一部歷史地圖集。原版自光緒四年至宣統三年(1878—1911年)先後分別在上海、湖北兩地遞次刊行。題名《歷代輿地圖》,圖集共分358卷,45個圖組,分裝為34冊。
這部歷史地圖精品主要以清乾隆內府輿圖為底圖,同時參閱稅安禮編輯的《歷代地理指掌圖》、六嚴的《輿地圖》、胡渭的《禹貢錐指》中地圖等。依照古法,用黑色表示古要素和古地名,用朱紅色表示當代河流山川、地名等地理要素。
《歷代輿地沿革圖》中每一個朝代按同一比例尺繪製成一幅大圖,平均分割為數十方塊,以一塊為一幅(頁),由北而南,由東至西,表現了各州(路、省等)及相鄰區域,一州(路、省等)往往分見於數幅,詳細展示了各朝代疆域範圍、行政區劃、山河大勢等地理要素。其中隋代以前各幅地圖多附有序、表或劄記等。
《歷代輿地沿革圖》無論從製圖方法,還是從其通古貫今的內容系統性上,都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是清代最重要的歷史考證地圖集,也是中國地理學史上空前的沿革地理巨著,影響深遠。在中國歷史地理學和地圖學的發展上產生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為了重現這部經典巨著,聯經出版於1975年以清光緒三十二年重校版為底本,重新出版上市。為了方便查詢使用,聯經出版特請目錄學家喬衍琯主持編輯工作,歷時五年的詳據考證,編出多達1330頁的索引,單獨成冊將古代歷史地理學的鉅著,以符合現代讀者需求的方式重新編輯出版。
索引特點:
◎ 各圖索引依筆劃為序,間有名同地異者,依出現順序排列。
◎ 各圖索引的地名及符號,完全比照原圖。
◎ 各圖索引前均附檢字表,除各具獨立頁次外,版口右下角並加編總號,方便查詢。
目錄《歷代輿地沿革圖 一》
歷代輿地沿革總圖
春秋列國圖
戰國疆域圖
秦郡縣圖
《歷代輿地沿革圖 二》
前漢地理志圖
續漢地理志圖
三國疆域圖
《歷代輿地沿革圖 三》
晉地理志圖
東晉疆域圖
前趙疆域圖
後趙疆域圖
前燕疆域圖
後燕疆域圖
南燕疆域圖
北燕疆域圖
《歷代輿地沿革圖 四》
前秦疆域圖
後秦疆域圖
西秦疆域圖
前涼疆域圖
後涼疆域圖
南涼疆域圖
北涼疆域圖
西涼疆域圖
後蜀疆域圖
夏疆域圖
《歷代輿地沿革圖 五》
劉宋州郡志圖
蕭齊州郡志圖
蕭梁疆域圖
陳疆域圖
《歷代輿地沿革圖 六》
北魏地形志圖
北齊疆域圖
西魏疆域圖
北周疆域圖
《歷代輿地沿革圖 七》
隋地理志圖
唐地理志圖
《歷代輿地沿革圖 八》
後梁並十國圖
後唐並七國圖
後晉並七國圖
後漢並六國圖
後周並七國圖
《歷代輿地沿革圖 九》
宋地理志圖
遼地理志圖
金地理志圖
《歷代輿地沿革圖 十》
元地理志圖
明地理志圖
《歷代輿地沿革圖 索引》
书名简译:历代舆地沿革图(全套11册)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