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中、韓儒者的秩序追求:以朝鮮朱子學儒者為中心的觀察
本書以東亞儒學視野,參考沃格林(Eric Voegelin, 1901-1985)之研究,思考朱子學秩序關懷裡的價值與界限。朱熹道統思想對傳統漢唐中華秩序進行批判,類比沃格林思想,可視為一種中華秩序下的「存在的飛躍」。朝鮮儒者在明中葉至明清鼎革的巨變與失序危機感中,希冀傳承「朱子之後」的道統,重塑中華秩序,類比沃格林思想,也可視為一種中華秩序下的「存在的再飛躍」。值得我們在今日反思何為「中華秩序」之時作為參照。(人文新貴8)目錄
全書體例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前人研究述評
第貳章 鄭玄的三《禮》觀
第一節 鄭玄會通三《禮》的動機及其學術意義
第二節 以《周禮》所載為周公制禮
第三節 對《周禮》與《儀禮》關係的定位
第四節 對大、小戴《禮記》的認識與取捨
第參章 以時代、地域鑑別及應用《禮記》
第一節 界定《禮記》非周制的材料為異代禮
第二節 對〈王制〉的鑑別與應用
第三節 對〈月令〉的鑑別與應用
第四節 對魯禮、周禮關係的鑑別與會通
第肆章 對三《禮》「周禮」材料的互注、互證與調和
第一節 闡釋與補充
第二節 校勘與辨正
第三節 申明與界定
第四節 調和經說
第伍章 藉禮例及「推致」會通、推演禮文
第一節 藉禮例會通三《禮》
第二節 推致的源起與定名
第三節 以「推致」會通與推演禮文
第四節 逸《禮》及其他記文不能取代推致
第陸章 以讖緯組織三《禮》祀天祭地的體系
第一節 鄭玄與讖緯
第二節 組織天神祀典
第三節 組織地祇祀典
第柒章 鄭玄會通三《禮》的得失及影響
第一節 從禮書撰述特性談「會通」的限制與意義
第二節 以時代、地域界說與「周禮」有別之材料的得失
第三節 互注互證與推致三《禮》的得失
第四節 以讖緯組織三《禮》而造成的誤讀與矛盾
第五節 「會通」之法在後世三《禮》學的發展與影響
第捌章 結論
书名简译:中、韩儒者的秩序追求:以朝鲜朱子学儒者为中心的观察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