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

當代臺灣佛教知識群英的典範新視野(第二卷):從大陸到臺灣到東亞的精粹論集

Original price was: US$47.74.Current price is: US$42.05.

【作者: 】
【出版社: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3-05-31】
【分類: 人文社科 | 歷史】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9577113092】

SKU: 9789577113092 Category:

Description

當代臺灣佛教知識群英的典範新視野(第二卷):從大陸到臺灣到東亞的精粹論集
A new vision of the paradigm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Buddhist intellectuals: An Essence of Essays from Mainland China to Taiwan to East Asia

  本書預定的宏大編輯目標,就是企圖精選國內現有各類精華佛學主題論文,藉以建構出第一流的高峰詮釋體系,以及真能具有承先啟後學術性質的,一部「當代臺灣佛教知識群英的典範新視野:從大陸到臺灣到東亞的精粹論集」。
 
  因而,多年來,我們兩位編者為了達成原先預定的宏大編輯目標,除不斷激勵我們本身持續進行各種主題的相關論述之外,也曾多方挑選當代學界第一流專業佛教學者(按論文出現順序為:廖肇亨、張崑將、江燦騰、劉淑芬、陳玉女、林朝成、林鎮國、劉宇光),其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最新精華論文多篇,來據以建構出像本書現在這樣的巨幅磅礴體系。
 
  而其最後所呈現的,全書嶄新多元的豐饒主題內容,共有四個專輯,分別是:第一輯:當代臺灣出發的東亞佛教思想新詮,第二輯:追蹤傳統佛教醫病學及其社會生活實踐風尚,第三輯:當代臺灣學界回應國際佛教哲學熱議的精粹集,第四輯:相關佛學研究的新詮釋史及其書評新檢討。
 
  因此本書現有全部內容,就宛如珍貴心智精華已被煌煌薈萃,且光芒四射璨耀,足可據以表彰當代佛教知識群英各類主題論述的超高水平。此即本書的編纂之緣起。   
 
本書特色
 
  本書共分二卷,精選當代臺灣佛教知識群英,其最新穎、最多元、最具代表性的各類高水準主題論文。
  全書六十多萬字,共分四輯二十六章及二附錄,堪稱是具有佛教新知傳遞大效應的精粹論集。 

目錄致謝辭
本書編者與作者簡介
導 論

第三輯:當代臺灣學界回應國際佛教哲學熱議的精粹集
第十三章 理性、空性與歷史意識──新儒家與京都學派的哲學對話/林鎮國

一、戰爭、現代性與歷史意識
二、黑格爾的歷史幽靈
三、近代的超克
四、空性與歷史性
五、理性與空性在歷史中的迴響
附論:閱讀西谷啟治的《宗教とは何か》

第十四章 《起信論》與現代東亞主體性哲學──以內學院與新儒家的爭論為中心的考察/林鎮國
一、序言
二、《起信論》登場三部曲
三、「本覺」的主體性
四、內學院的《起信論》批判
五、本覺思想的批判與辯論:呂澂、章太炎、熊十力
六、《起信論》與牟宗三的新判教方案
七、結論:超越主體性哲學的限度

第十五章 神會與空的行動主體/林鎮國
一、從禪學書寫說起
二、形上學、行動與敘事
三、作為形上學論述的禪學
四、禪悟的修辭
五、結語

第十六章 空性與暴力──龍樹、德里達與列維納斯不期而遇的交談/林鎮國
一、謀殺與死亡的敘事
二、空性與虛無主義
三、銘刻於差異中的暴力
四、作為「面貌」之「他者」的不可化約性
五、走出暴力

第十七章 唯識學「所知障」概念──譯詞評議、研究檢討、部派溯源及東亞展望/劉宇光
一、前言
二、所知障(jñeyāvaraṇa):西方譯語考察
三、所知障:研究現況回顧與檢討
四、所知障:部派溯源
五、所知障:東亞有相唯識的展望
六、全文總結

第十八章 佛教的宗教衝突與暴力──國際學界研究現況回顧/劉宇光
一、導言
二、「佛教的宗教衝突與暴力」之問題意識
三、案例與專著評介
四、全文小結

第十九章 人間佛教的環境關懷與深層生態學的銜接與對話/林朝成
一、佛教與生態危機的相遇
二、人間佛教的環境關懷
三、深層生態學準則的銜接與對話
四、結語

第四輯:相關學研究的新詮釋史及其書評新檢討
第二十章 臺灣本土佛教研究百年經驗的專題報告/江燦騰

一、小序
二、臺灣本土佛教研究百年經驗的專題報告
三、我個人批評的切入點
四、有關戰後臺灣本土宗教的研究反思
五、報告後的各家質疑和報告者的答辯

第二十一章 對話楊儒賓──反思1949以來雙源匯流下的新臺灣佛教詮釋學/江燦騰
一、我對楊儒賓《1949禮讚》的相關解說
二、我對楊儒賓《1949禮讚》回應的相關實例表現

第二十二章 現代臺灣新女性主義佛教小說透視──導讀陳若曦的《慧心蓮》/江燦騰

第二十三章 關於佛牙舍利真偽之辯──內幕、證據與方法學/江燦騰
一、拉開質疑佛牙戰爭之幕
二、仁波切、信仰與論證
三、媒體、科學與公案

第二十四章 當代釋印順的人間佛教思想爭辯與開展/江燦騰
一、前言
二、相關歷史溯源
三、筆者當時詮釋的新舊淨土思想衝突,其相關論點為何?
四、筆者論文發表後的相關連鎖反應概述
五、結論

第二十五章 批判與理解──關於活躍在解嚴前後的傅偉勳教授之佛學詮釋問題新論/江燦騰
本章大意
一、前言
二、我與傅偉勳教授實際學術交流與相關影響
三、有關傅偉勳在解嚴前後的學術著作解讀問題
四、結論與討論

第二十六章 海峽兩岸現代性佛學研究的百年薪火相傳/江燦騰
一、1949年以前海峽兩岸的現代性佛學研究史回顧
二、1949年以來臺灣本土的現代性佛學研究史回顧
三、結論

附錄
附錄一 戰後臺灣佛教發展如何運用大眾傳媒?──答大陸《南風窗》雜誌記者的訪問提綱
一、前言
二、當代臺灣佛教發展與大眾傳媒運用的相關影響問題
附錄二 現代臺灣佛教比丘尼的出家經驗與社關懷研討會記錄
第一部份:主題報告內容
導論──生命經歷簡介
第二部份:問答與交流

編者謹按 
书名简译:当代台湾佛教知识群英的典范新视野(第二卷):从大陆到台湾到东亚的精粹论集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review “當代臺灣佛教知識群英的典範新視野(第二卷):從大陸到臺灣到東亞的精粹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