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臺灣史:前清盛世與發展
自清政府將台灣納入版圖,在台漢人從1686年的3萬人,增至1781年的90萬人,最終於1824年達到250萬人。清政府在台設科取士,台灣人亦可透過科舉制度擔任中央或地方文武官職,由此開創百年盛世。本書務求注釋詳盡,客觀展示歷史事實,配置多幅珍貴彩圖,展示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各朝留下甚多的御批和奏摺,及當代繪製之山川、港口,物產名勝,縱橫南北,跨越百年,深化歷史記憶。
目錄第一章 兩岸一統盛世
第一節 兩岸政治一體化
第二節 兩岸經濟一體化
第三節 台灣融入中國大陸沿海貿易圈
第二章 兩岸科舉教育一體化
第一節 府學、州學、縣學與國學
第二節 童試、鄉試與殿試
第三節 生員、舉人、進士之錄取率
第四節 生員、舉人與進士之禮遇與任官
第五節 科舉惠台政策
第三章 朱一貴與吳福生事件
第一節 貧富/性別兩極化隱憂
第二節 朱一貴起事
第三節 施世驃率軍七日平台
第四節 朱一貴事件善後與評述
第五節 吳福生事件vs.流民饑寒窮苦
第四章 番俗與大甲西社番變
第一節 土官、通事、番亂與番害
第二節 番俗-衣飾、居處、割首與紋身
第三節 漢文教育、漢番交易與番民內附
第四節 大甲西社番變
第五節 漢民拓墾浪潮就地合法化
第六節 乾隆治理-臺灣彰化縣生番戕殺兵民二十九人案
第五章 游民、黃教與械鬥
第一節 游民閩粵與會黨
第二節 黃教起事與敗亡
第三節 漳泉分類械鬥迅速平定
第四節 嚴懲效應引爆日后林爽文事件
第六章 林爽文事件
第一節 林爽文起事
第二節 林爽文攻城掠地
第三節 清軍變民拉鋸戰
第四節 福康安平台三月成功
第五節 乾隆皇帝運籌帷幄
第六節 林爽文事件評述
第七章 漢民移墾與漢番互動
第一節 渡台管制時可時緊
第二節 漢民拓墾番地
第三節 築土牛溝以護番產
第四節 設立理番同知衙門恤番惠番
第五節 1770年代台地番情
第六節 漢族移民廣興農田水利
第七節 台米出口內地與商會
第八節 卞由斯基與東岸土番
第八章 天地會與海盜蔡牽
第一節 台閩天地會事件
第二節 天地會陳周全事件
第三節 乾隆退位 嘉慶繼位
第四節 天地會、小刀會與械鬥
第五節 海盜崛起與坐大
第六節 蔡牽竄擾台灣西岸
第七節 朱濆進犯台灣蘇澳
第九章 噶瑪蘭與水沙連日月潭
第一節 漢民武力強墾噶瑪蘭
第二節 楊廷理力阻海盜入侵
第三節 噶瑪蘭設官經理vs.全覆蓋照顧番社
第四節 推廣噶瑪蘭文教
第五節 水沙連-郭百年殺番掘塚奪墾
第六節 1820年代台地番情
第七節 1840年代台地番情
第八節 鹿港理番機構保護埔里生番田產
书名简译:台湾史:前清盛世与发展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