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才情與風範:抗戰時期的武大教授續編
抗戰時期,國立武漢大學西遷樂山後弦歌不輟,
創造了教育史上的輝煌奇跡,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本書搜羅了當年數十位文法理工四大學院教授們的事蹟與逸聞,展現他們才情四射的人格魅力與為人師表的泱泱風範。書中絕大多數教授均有留洋經歷,在國難時期都不約而同選擇回到祖國,投身抗戰;他們為國家、為教育付出的心力,委實難能可貴,令人感佩。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以列傳形式書寫的中國知識份子命運史,作者蒐集豐富而珍貴之史料,佐以詳實之筆調,呈現出那個年代難能可貴的學人風貌。
自序
第一章:文學院的教授
中文系
馮沅君:驚鴻一瞥的詞史女教授
黃 焯:不言學派的章黃繼承者
外文系
費鑒照:肺病中早逝的浪漫詩人
陳登恪:中文外文兩系「共有財產」
陳堯成:一輩子的武大日語教授
李儒勉:三進三出的語音學教授
顧 如:從「南開皇后」到「白宮女皇」
李 納:「不學無術」的英國籍教授
戴鎦齡:讓「烏托邦」進入中文的人
楊安妮:熱心抗日的瑞典女教授
羅念生:獻身古希臘文化的學者
朱君允:管理女生的外文系教授
史學系
楊人楩:信仰自由主義的史學家
徐中舒:先秦史研究的領軍人物
梁園東:叫板顧頡剛的史學教授
吳廷璆:中國日本學界的奠基人
第二章:法學院的教授
法律系
燕樹棠:三進兩出的法學界泰斗
吳學義:東京審判中的武大教授
曾炳鈞:押運美國戰機回國的人
政治系
吳之椿:王世傑極力舉薦的教授
樓邦彥:命運多舛的政治學教授
孟雲橋:亞聖後裔出任教育局長
經濟系
伍啟元:參與辦《觀察》的經濟學家
溫嗣芳:講國際貿易的金融學家
第三章:理學院的教授
數學系
曾昭安:中國早期現代數學名家
蕭君絳:把脈問診的數學系教授
物理系
查 謙:宣導科學中國化的教授
江仁壽:開闢液態金屬研究新途
李國鼎:經濟學家原是物理學者
梁百先:空間物理研究的開拓者
化學系
葉 嶠:最早研究毒物的化學家
徐賢恭:化學家身兼武大總務長
鍾興厚:中國氟化學的權威專家
生物系
何定傑:中國優秀的遺傳學專家
鍾心煊:武大植物標本館創建者
第四章:工學院的教授
機械系
薩本炘:中國造船業的傳奇人物
胡乾善:從宇宙射線到力學研究
趙學田:武大實習工廠的籌建人
電機系
張鍾俊:中國自動化學科創建者
葉允競:安貧樂道的電機系教授
許宗嶽:功過都在遊離層實驗室
礦冶系
邵象華:近代冶金工程的奠基人
丁道衡:白雲鄂博鐵礦的發現者
李文采:新中國冶金工業奠基人
附錄:戰時的武大教員
胡守仁:詩中生活的詩人型學者
周大璞:陳西瀅看得起的老實人
李健章:洙泗塘泥捏成兩姓姻緣
戴春洲:武大半導體專業創始人
張遠達:他對數學一往情深的愛
許海蘭:武大附中的混血兒教師
後記
主要參考資料
书名简译 : 才情与风范:抗战时期的武大教授续编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