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關尹子研究
《關尹子》一書,《列子》、《莊子》已明引,其文字和今本《關尹子》同,劉向校錄該書並撰序,《漢志》有載,葛洪曾撰寫後序並載述各篇篇名、主旨,所說皆與今本同,足見《關尹子》非偽書。
關尹子以為萬物皆由一氣所生,一氣散而為萬物,萬物聚合為一氣;氣聚而生,氣盡而死。既皆由氣而來,所以並無真正之生死,亦無實有不變之萬物、時空。人能掌握氣,運用氣,即能隱形現形,變易萬物,召喚風雨,改變時空。而其要妙則在於「以神存氣,以氣存形」。
又,關尹子以為由一氣而有陰陽、五行,因五行而生五臟與精、神、魂、魄、意五神。由五神而衍生:性、心、意、識、情等察照及認知作用。性未萌,心已萌,意紛亂;由意而起認知美醜是非之識,由識而起喜怒哀樂之情,因情而為外物所囿。修道在以智去識,棄意返心,由心返性,察照萬物而任運自然。
關尹子的「變識為智」,和佛教的「轉識成智」不同;佛教是以識為認知本體,將八識轉變成四智。關尹子以識為認知作用而非本體,是以智遣識,返回心性之觀照自然。佛教轉識成智,出自玄奘編撰的《成唯識論》,成書於唐高宗朝,其說也晚。有可能是玄奘取相近之名相以譯經。
目錄自 序/01
關尹子歷代諸家序/01
凡 例/01
上編 關尹子研究
第一章 關尹子其人及其思想/2
摘 要/2
壹、周世至漢代文獻中的關尹子其人/2
貳、漢末至六朝,隨老子化胡故事發展的關尹子事蹟/5
參、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近八千字的長篇關尹子傳記/14
肆、關尹子的學術思想/24
伍、結語/29
第二章 關尹子真偽考/31
摘 要/31
壹、漢代相關載記中的《關尹子》書/31
貳、南宋後學者始疑《關尹子》一書為偽/34
參、周世《列子》、《莊子》書中已明引《關尹子》書,所引文字與今本相同,足證《關尹子》書非偽/37
肆、由東晉.葛洪《文始真經後序》所載《關尹子》九篇篇名及主旨和今《道藏》本相同,可證今本即葛洪本子/41
伍、從關尹子的言行思想上看,關尹子既是哲學家也是術數之士,亦即是道、術兼具的方士之流/43
陸、唐宋史料中曾引《關尹子》文句,可見唐宋時《關尹子》書依然存在/48
柒、《關尹子》中之「識」非佛教六識之識/50
捌、結語/53
第三章 關尹子道體論一氣生萬物說,兼述與子華子五神五行相配說的異同/56
摘 要/56
壹、關尹子的道體論源承自老子——萬物出於道,返於道/56
貳、關尹子對老子道體論的沿承/61
參、關尹子對道體論的闡發——人體稟氣,由五行精魄而生/63
肆、關尹子魂魄與鬼神之論述/66
伍、關尹子五神五行相配說,和子華子相關說法的異同/68
陸、關尹子對莊子的影響/72
柒、結語/75
第四章 關尹子與道教神仙修煉術/77
摘 要/77
壹、氣為萬物生滅之總根源,以氣合道,得道方能超越時空物我/77
貳、關尹子以為修道之方在存氣、煉氣/79
參、關尹子合三一之修道說及其影響/83
肆、周秦至兩漢間,內丹修煉法門的源起及流變/86
伍、《關尹子》書中所說內丹修煉名相及修煉法門/88
陸、關尹子氣化論對五代.譚峭《化書》的影響/93
柒、結語/97
第五章 試論《關尹子》之心性情識非佛教之八識四智/99
摘 要/99
壹、《關尹子》書中的心性情識說/100
貳、戰國時期諸子對心性情識的說法/103
參、關尹子對識的看法/106
肆、《關尹子.五鑑篇》的轉識成智說/108
伍、佛教六識、八識說的演變及轉識成智說的形成/116
陸、結語/119
下編 關尹子古注今譯
關尹子古注今譯/122
一 宇 篇/123
二 柱 篇/181
三 極 篇/215
四 符 篇/267
五 鑑 篇/332
六 匕 篇/382
七 釜 篇/418
八 籌 篇/454
九 藥 篇/475
參考書目/529
书名简译:关尹子研究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