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中國文化的展望(上)(二版)
《中國文化的展望》是殷海光最重要的專著,無論就思想史脈絡或是就殷海光個人的思想世界而言,本書都深具意義。
近代以來,「中西文化論爭」幾無已時。殷海光採取西方現代社會科學的概念及邏輯分析的方法,敘述討論十九世紀以降中國歷史文化的變遷,也從世界架構的視野,檢討思索中國文化的前景。他的思考研究,充分展現身處二十世紀中葉的華人知識分子,如何以科際整合的認知,借鑒現代社會科學的概念,論列中國近百年來的社會文化對西方文化衝擊的反應,嘗試為中國歷史文化的近代變遷,提出宏觀視野的系統解釋。
本書不僅是殷海光對「中西文化論爭」這個問題的回應解析,還全面展現了他的文化觀、知識觀與人生觀,具體反映當代自由主義者探求理想未來的思惟世界。在這部書裡,殷海光呼籲「道德的重建」,鼓舞知識分子無畏威權,扛起道義責任的大纛。字裡行間,透露出自由主義者的學術研究,和他的生命意義,實在不能須臾或離。
本書為《中國文化的展望》上半冊,內容為全書的第一章到第八章。書中從討論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性質開始,一直推論至自由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其間,章與章之間,且每一章的各節之間,皆環環相扣。閱讀本書,不僅可以讓我們對於中國文化的變遷及未來這個重大問題,拓展多重的認知,獲得無限的啟發;更可以是我們理解自由主義者殷海光之關懷所在的一種方式。
序/殷夏君璐
編者的話
編輯凡例
序言
第一章 天朝型模的世界觀
第二章 什麼是文化?
一 清開道路
二 文化的定義
第一組 記述的定義
第二組 歷史的定義
第三組 規範性的定義
第四組 心理的定義
第五組 結構的定義
第六組 發生的定義
第三章 文化的重要概念
一 文化的變遷
A.濡化
B.文化價值的移接
C.文化與性格
二 本土運動
三 文化的羅聚形態
四 文化的特徵
五 文化價值與生物邏輯過分違離的問題
六 文化對文化的倚賴
七 歷史與文化
八 文化的繁褥化
九 文化理想與文化實現
十 文化與價值
十一 文化的普同基礎和特殊形色
十二 文化所在的層次、原料和功能
第四章 近代中國文化的基線
一 家
二 中國社會的基型
三 社會的層級
四 我族中心主義
五 離隔和心性凝滯
六 合模要求
七 長老至上
八 地位與聲威要求
九 兩性分別森嚴
第五章 中國社會文化的激變
一 家庭的瘦化
二 孔制崩潰
三 本土運動
A.三元里事件
B.義和團運動
C.五四運動
(一)五四運動的定義
(二)五四運動的背景
(三)五四運動的經過
(四)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
(五)五四運動的影響
(六)五四運動的批評
四 代間緊張與衝突
第六章 一個長久的爭論
第七章 保守的趨向及其批評
一 一個辯論
二 保守主義者的特徵
A.國粹派
B.義理派
三 保守主義的基本觀念
四 保守主義的批評
五 保守主義的社會文化功能
第八章 自由主義的趨向
一 嚴復
二 譚嗣同
三 梁啟超
四 吳虞
五 胡適
六 吳稚暉
书名简译 : 中国文化的展望(上)(二版)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