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論語如是知
宿昔有緣,能於古籍經典有所領略,方知中華文化之定位與自三代以降的源流發展。童稚時期所有不解的疑惑,渙然煙消雲散,暢快莫名;思及深受古聖先賢大恩,應當傾力有所回報於萬一。
社會亂源,皆在人心;而「安心之道」,近在咫尺;可惜時人不識,當面錯過,祖宗歷代積累的文化瑰寶,竟潛埋於「試題」與「文憑」之下,再無出頭之日,想來先哲也要深深嘆息了!作者不揣自量,欲申先師孔子「安心之道」,俾使家庭多一分祥和,社會少一些紛亂,即是此書宗旨。
一、學而 ●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010
二、為政 ●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027
三、八佾 ●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053
四、里仁 ●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073
五、公冶長 ●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093
六、雍也 ●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114
七、述而 ●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145
八、泰伯 ●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186
九、子罕 ●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210
十、鄉黨 ●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248
十一、先進 ●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262
十二、顏淵 ●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292
十三、子路 ●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326
十四、憲問 ●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355
十五、衛靈公 ●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 391
十六、季氏 ●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426
十七、陽貨 ●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441
十八、微子 ●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 468
十九、子張 ●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480
二十、堯曰 ● 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 501
以上共分二十篇(章)
书名简译 : 论语如是知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