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歷史的溫度(2):細節裡的故事、彷徨和信念
歷史上的任何一次事件、一個人物、甚或是一段話,
在張瑋的筆下,都能呈現出一張張意想不到的面孔──
.聽起來很萌的「土肥圓」,是炸死東北王張作霖的特務頭子?
.「童話之王」安徒生,那些揚名全球的故事其實是寫給大人的?
.一生反戰的拳王阿里,告訴我們根本沒有「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這回事!
.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在成為知名作家之前,差一點就變成水手?
擁有20萬忠實粉絲的微信公眾號「饅頭說」,從「歷史上的今天」為主題,書寫歷史中不為人知的故事,每日一篇感動眾多讀者。看作者張瑋寫歷史像在解題,將事件的錯綜複雜,拆解重組托出了重量;聽張瑋說故事像在編織,織出歷史的原貌、人物的性情,讓冷冰冰的歷史道出溫暖。
歷史不是冷冰冰的年份和數字,讓我們用辯證的眼光,
結合客觀的環境,設身處地去看待那些事件和人物。
是人,就有正反面,就有優缺點。
看起來枯燥的歷史,其實有真實的溫度。
媒體好評
在一個狂奔的年代,我們有時候也要停一下,看看走過的路,整理一下自己的行囊,然後重新出發。張瑋把他在新媒體中熱門的文章用傳統的方式出版,也有這種冷卻與回歸的意義。——嚴鋒(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饅頭大師曾是一個優秀的體育記者,但聊起歷史來也很吸引人。他有一支獨特的「新聞筆」,不論多麼久遠的事情,說來總像是當下的故事,還帶著溫度。讀著他的文字,會讓人想到唐詩裡的意境,天晚欲雪,圍坐火爐,他手持一盞,眉飛色舞,正向你娓娓道來。——六神磊磊
我們現在遇到的很多問題,歷史上也有很多人遇到過。所以我們讀歷史,不僅僅只是看他們的故事。張瑋抓住歷史上一個事件一個名字背後的東西,分析為什麼當時的人會做出那樣的選擇,把文字的東西場景化,把乏味的東西有趣化,你不僅得到知識,還得到見識。——羅振宇(羅輯思維創始人)
歷史事件和人物都有特定的歷史背景,對他們的評價和分析,脫離了當時的環境,就會想當然。張瑋儘量客觀地還原當時的情形,無論是對人物的分析,還是事件的細節描述,都力求公正中立。更可貴的是,他賦予了這些歷史以情感,歷史不再是教科書裡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有溫度的。——馬勇(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院研究員)
沒有溫度,歷史不過教科書,即便已然雨打風吹去,故紙堆裡終有冷暖幾許。《歷史的溫度》贈人暖意。——徐達內(新榜創始人)
對一個男人的評價,我最推崇「深厚溫柔」,這其實也是人們對深海的印象。用這句話評價饅頭大師和他的饅頭說很恰當:他展現對歷史的精通,以及基於歷史對時代和人情世故的了然;同時他不挑撥不炫耀,展現出巨大的溫柔力。——張偉(新世相創始人)自序
人物篇 不應讓歷史睡去
聶耳之死
「土肥圓」和「土肥原」
東條英機之死
他們每天的生活,就是活生生的「潛伏」
孫殿英的「盜墓筆記」
一張照片引發的自殺
凡爾納的科幻小說,究竟過時了嗎?
尼古拉.特斯拉:到底是神還是人?
張靈甫之死
一位孤懸東北的土匪將軍
張勳這個人
或許我們長大後,才能讀懂他的童話
魯迅背後的兩位女性
他是個醫生,卻奪走了40萬人的生命
逸聞篇 歷史是漫長的征途
《最後一課》到底有沒有騙人?
他以500公里時速撞向地球,最後時刻說了什麼?
中國人接受「裸體藝術」,到底有多難?
一場轟動中外的大劫案
明明是刻骨銘心的仇恨,但日本戰後為什麼會感激美國人?
一九四九,百萬黃金大挪移
當年,到底有多少故宮文物被運往臺灣?
24年前的今天,人類文明留下了黑暗的一頁
55年前,人類差點滅絕
一場神秘的超級大爆炸
信念 道阻且長,而終點可期
只剩兩架轟炸機了,但還是要轟炸日本……
1942年,15架美國轟炸機在中國迫降……
有一種撤退,叫敦克爾克
敦克爾克撤退之後,英國人幹什麼去了?
一個公務員給全人類留下的數學難題
直到坐上電椅,這對夫婦依舊表示自己清白……
五環 體育能否超越政治
拳王阿里:體育是否能超越政治?
一個34歲就做到正部級官員的運動員
世界冠軍之死
這屆奧運會,全世界近一半國家不願參加……
沒錯!就是他「承包」了一屆奧運會!
24年前的那個「北京一夜」
书名简译 : 历史的温度(2):细节里的故事、彷徨和信念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