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200年日本史:德川以來的近代化進程年日本史(第四版)
目錄地圖、表、圖表 xii
中文版作者序 xiii
增訂版譯者序 xvii
第一版譯者序 xix
序言(英文第四版) xxiii
緒論:歷史長河的綿延烙印 1
一、地理與環境 1
二、政治制度 3
三、早期對外關係 5
第一部分 德川政權的危機
第一章 德川體制
一、統一天下 13
二、德川幕府之政治設計 16
1. 大名 17
2. 天皇制度 19
3. 武士 20
4. 村民及町人 21
5. 日本邊緣人與日本 22
第二章 德川幕府社會及經濟的轉變
一、17 世紀之昌盛繁榮 27
二、停滯與活發並存之謎 35
第三章 德川晚期的思想世界
一、德川政權的意識形態基礎 43
二、文化多元性及其矛盾 46
三、改革、批判及反亂各種思想 52
第四章 德川幕府的覆亡
一、西方列強與不平等條約 58
二、德川統治勢力的瓦解 63
三、暗殺與協調的政治 68
四、幕府復興、薩長反叛及國內動盪 70
第二部分 現代革命:由明治維新至日俄戰爭
第五章 武士革命
一、民族革命下的各種政策 79
1. 政治統一及中央官僚制度 79
2. 四民平等 81
3. 徵兵令 84
4. 義務教育 85
5. 一君萬民 87
二、富國強兵之道 89
三、開國進取 92
第六章 明治初期的參與和抗爭
一、政治論述及其爭論 100
二、自由民權運動 103
三、武士反亂、農民起義、城市叛亂及新宗教 109
四、婦女的參與 113
五、條約改正與國內政局 116
六、明治憲法 118
第七章 明治初期社會、經濟、環境及文化的變遷
一、地主與佃農 122
二、產業革命 125
三、工人隊伍及工作環境 130
四、平民教育及高等教育的發展 136
五、文化與宗教 141
六、加強日本的認同及命運感 145
第八章 帝國與國內秩序
一、帝國的進程 151
二、帝國主義、資本主義與民族國家的脈絡 163
三、國會政治的紛擾 167
四、民眾抗爭的年代 173
五、操控民族主義 180
第三部分 日本帝國的興衰
第九章 一戰後的經濟與社會
一、戰時景氣及戰後衰退 185
二、地主、佃農及農村生活 191
三、城市生活:中產階級與工人階級 197
四、社會變動中的文化回響 206
第十章 兩次大戰期間的日本帝國與民主
一、政黨內閣的出現 216
二、議會政府的結構 220
三、意識形態的挑戰 223
四、帝國民主主義的統治策略 226
五、日本、亞洲與西方列強 231
第十一章 經濟大恐慌及其回應
一、經濟及社會危機 243
二、打破瓶頸:國外新出路 248
三、走向新社會及新經濟的體制 256
四、走向新的政治體制 261
第十二章 戰時日本
一、中日戰爭的擴大 271
二、往珍珠港之路 273
三、太平洋戰爭 277
四、總體戰的動員 281
五、戰爭陰影下的生活 289
六、戰爭的結束 296
七、戰爭的責任及遺產 299
第十三章 美國佔領下的日本:新出發點及延續的舊結構
一、忍其難忍 303
二、美國的佈局:非軍事化及民主化 307
三、日本人的回響 315
四、逆轉的過程 321
五、走向復甦及獨立:另一個不平等條約? 323
第四部分 戰後與當代的日本,1952–2019
第十四章 戰後經濟及社會的轉變
一、戰後的「經濟奇蹟」 332
二、「跨戰爭」模式的社區鄰里、家庭、學校及職場 339
三、戰後的共同體驗及一體化生活方式 342
四、分歧的持續與重組 349
五、維持社會的穩定及其變遷 353
六、社會安定及變遷下的各種意象與意識形態 356
第十五章 高度成長時代的政治鬥爭及其調解
一、政治鬥爭 365
二、調和政治 378
三、全球關聯性:石油危機與高度成長的終結 390
第十六章 兩極化世界中的全球大國:1980 年代的日本
一、世界新角色及新衝突 395
二、經濟:石油危機底下的繁榮 406
三、政治:保守派的風光日子 410
四、1980 年代富庶中的社會與文化 416
第十七章 日本的「失落年代」:1990 年代至2000 年代
一、昭和時代的終結 424
二、社會分裂的陰影 426
三、第一個「失落十年」的經濟 435
四、自由民主黨的衰落與復興 441
五、評估改革、說明復甦 452
六、在亞洲與西方之間 453
第十八章 震盪、災難及平成時代的結束:「失落年代」之後
一、雷曼震盪 461
二、希望政治與迷惘政治 466
三、在衰頹的氣氛中尋找意義 469
四、「3.11」核災及核災後 473
五、平成時代的總結 484
附錄1885–2021 年日本歷屆總理大臣 493
注釋 497
參考書目 535
索引 553
书名简译:200年日本史:德川以来的近代化进程年日本史(第四版)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