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其實你沒有你想的那麼善良︰一堂關於品格的哲學思辨課

原始價格:US$22.51。目前價格:US$20.13。

  • 作者:克里斯蒂安‧米勒
  • 譯者:陳岳辰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8/10/04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864775231

Available on backorder 允許無庫存下單

貨號: 9789864775231 分類:

Description

其實你沒有你想的那麼善良︰一堂關於品格的哲學思辨課

你是發自內心做好事,還是為了符合期待或避免尷尬

你是真心不騙,或者只是缺少機會又怕被逮到

好人與壞人並非絕對,真實品格往往跟不上理想道德!

 —————————————————————————————

人來人往的購物商場,老人突然心臟病發倒地,周圍的人視若無睹,醫護趕到時已無力回天;

兩歲女孩被貨車撞成重傷,至少十八名過路者棄她於不顧,導致她後來又被卡車輾過。

  上述案例真實發生。怎麼會這樣?好人在哪裡?那些人怎麼會這麼冷血?這就是本書要回答的問題。

  作者以哲學辯證方式,引領讀者思考品格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我們需要發展好的品格。書中藉由大量心理學實驗,呈現人類為善做惡背後的動機︰同理心被激發、道德提示、迷人香氣、甚或只是剛從廁所走出來,都會讓我們更願意做好事;權威者施壓旁觀者效應,或者只要報酬比風險大、看起來不會被逮到,我們可能就會做出可怕的事

   我們對自己與他人的品格想像經常是錯的,本書將帶你認識真實自我與道德理想之間的落差,同時告訴你怎麼做可以變成更好的人,以及如何避免以道德苛責他人或道德造神。

 —————————————————————————————–

各界讚譽推薦

☆看見內心深處各式各樣的想法,也就看見了真實的自己。看清了自己,也就更能看清眾人……活得真實,就能精彩。那是一種內心自由的解脫,也是一種幸福的喜悅。這本書能夠協助你,完成這樣的一場生命蛻變。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知名德國神學家潘霍華說過,我們討厭在別人身上看到的特質,都能夠在自己身上找到。克里斯蒂安.米勒告訴我們,成就德性之道在於對自己的品德保持謙遜,以及接受他人的缺陷。在需要誠實與寬厚作為解藥的現代社會,這是一本珍貴的寶藏。

――E.J. Dionne Jr.,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喬治城大學講座教授

☆品格這個主題永恆又及時。在這本論理清楚的書中,克里斯蒂安.米勒指引有興趣的讀者認識品格的現代科學,除了強調其道德層面,也提供實際且有益的建議作為精進品格之用。

――Angela Duckworth,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榮譽教授

☆克里斯蒂安.米勒教授說這不是一本自我成長的勵志書。別相信他。當然,書中沒有許多指示和小技巧,讓你可以神奇似的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但如果誠實、自我認識、明辨是非的同理心對道德生活來說很重要,那麼本書對你就會有所幫助。認真想要踏上品格之路的人,都應該隨身攜帶這本書。

――James K.A. Smith,加爾文學院哲學教授
☆一本充滿洞見的書,匯集各式研究資料,由通透理解品格的克里斯蒂安.米勒教授寫就。想要對品格的重要性有不同理解與詮釋的人都必須一讀。

――James Arthur,英國伯明翰大學品格與美德中心主任

 

 

第一部  品格是什麼?為什麼品格很重要?

第一章  我們說的品格究竟是什麼?

你會如何形容自己的好友或另一半呢?不難想見會是一張德性清單。換成最討厭的政治人物,恐怕就是一連串的劣性,找不到幾項德性。然而本書目標之一,就是挑戰以德性和劣性描述他人的習慣。

•人格特質 VS. 道德品格

•德性︰人的美善

•劣性︰人的醜惡

•另一種體悟

 

第二章  為什麼要養成好品格?

看見別人展現高潔的德性,可以振奮我們的心靈。好的品格能為他人造就更美好的世界,而且也是神對人類的期許,但是……柴米油鹽的生活已經夠折磨人了,追求德性會不會奪走我們僅存的一點點快樂?

•下水道裡的勇氣

•白宮裡的誠信

•慈悲在海地蔓延

•為什麼要做好人的理由一:德性生活值得尊崇且鼓舞人心

•為什麼要做好人的理由二:好的品格塑造好的世界

•為什麼要做好人的理由三:神要我們做好人

•為什麼要做好人的理由四:良好品格自有其回報

 

第二部  現代人的品格樣貌

第三章  助人為快樂之本?

一端是人類有無窮的行善潛能與高尚動機,另一端則是我們很容易放棄行善或為了自私的理由行善。這兩股巨大的力量同時存在我們心中彼此牽制,容不得看輕和忽視。

•你會伸出援手嗎?

•你今天罪惡感了嗎?

•做好事是因為要避免尷尬?

•關於助人的光明面

•這一切與品格有什麼關係?

 

第四章  狠得了心,就傷得了人

相信大家都能在自己身上看到何謂攻擊傾向,因為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氣得口不擇言、情緒不佳時對親友吼叫、在同事背後說壞話、嘲弄別人的穿著打扮,以及內心深處渴望傷害敵人、對手、競爭者。

•攻擊性與欠缺德性

•過去和現在的米爾格倫

•我們不夠殘酷

 

第五章  謊言百百種,為了什麼

就算日常謊言偶爾合乎道德,但多數人說的謊並不落在這個類別。說謊大半是為了達成自己目的而去操弄別人,結果可能傷害別人或自己、干涉別人的自主、破壞別人的信任或有損道德。

•說謊行為

•說謊與動機

•說謊與品格

•說謊,德性,劣性

 

第六章  人性就是偽詐

縱使抗拒欺弊的信念藏在心中,多數人依舊需要類似十誡的訊息提醒後,才會驚覺自己可能犯錯。沒有提醒的情況下,欺弊的頻率還是很高。背後原因為何?主因是人類對自身利益有強烈欲求……

•欺弊是天性?

•欺弊的成因錯綜複雜

•欺弊的心理學

•為何人連偽詐都做不到

 

第七章  真實品格與道德自我形象的落差

我們的品格是零散、碎片化的狀態。即使身處重要的道德情境,心裡仍舊混合太多其他考量,於是根據應對方式的不同,有可能是正面思維勝出,但也有可能是負面思維占上風。

•我們的行為反映出什麼?

•動機告訴我們什麼?

•我們的品格樣貌?

•為何在乎品格?

 

第三部  怎麼做可以變成更好的人?

第八章  成效有限的策略

多數人身陷同樣窘境:品格不佳,沒有堪稱為誠實、憐憫、睿智、勇敢等等的特質,但亦非偽詐、冷血、愚昧、懦弱的惡人,而是好壞混雜的複雜個體。這個詮釋最貼近大家的實際生活體驗。

•無為自化

•德性標籤

•善用推力

 

第九章  成效卓著的做法

坊間各種心靈類、自助類的書籍和影片介紹的做法五花八門,但除非對象是原本就動機強烈的人,或者試圖教育下一代,否則誰想找自己麻煩呢?沒有足夠的動機,任何培養品格的方法都是空口說白話。

•道德楷模

•選擇情境

•知其所以

 

第十章  人的努力,以及神的助力

信仰道路有人同行,除了同舟共濟也能彼此砥礪和增長品德,對於許多教徒而言,這是很大的心靈撫慰。尤其眼見其他教徒也會遇上難關,每個人各有課題的同時卻又能夠互相扶助,心中自然更加踏實。

•基督信仰與品格

•基督信仰的儀式與習俗

•從社會層次培養品格

•是否得到實驗證明?

•宗教造成的傷害

•基督教觀點下增進品格的特殊方式

书名简译 : 其实你没有你想的那么善良..一堂关于品格的哲学思辨课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其實你沒有你想的那麼善良︰一堂關於品格的哲學思辨課”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