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論死亡與臨終:生死學大師的最後一堂人生課(50週年經典紀念版)
On Death and Dying : What the Dying Have to Teach Doctors, Nurses, Clergy and Their Own Families
時代雜誌〔20世紀最重要的百位思想家之一〕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
✽ 面對死亡就是面對生命,人生在世是要學習無條件的愛
《論死亡與臨終》是20世紀晚期最重要的心理學研究資料之一。在這部1969年首度出版的經典著作裡,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師第一次探討了今天人們已經耳熟能詳的「悲傷五階段:否認與孤立、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或憂鬱)與接受」。
本書能讓讀者深刻理解死亡的迫近如何影響病患,以及影響為病患提供照護的專業醫護人員、病患家屬與神職人員。伴隨著這分理解,庫伯勒─羅斯醫師更為所有人帶來了希望。
出版逾50年,《論死亡與臨終》迄今仍發揮其源遠流長的影響力,在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為生命末期相關議題的探討孕育出更開放的對話空間。
《論死亡與臨終》提供了一個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的重要體驗──讓我們理解死亡,學習寬慰與療傷止痛的智慧。
本書特色
1.心理學與生命倫理學之重要研究著作。「悲傷五階段」於此書首次提出。
2.採用關懷生命的「傾聽與對話方式」,與個案探討生死議題。
3.50週年紀念版特別收錄「讀書會精選」與「進階討論指南」,協助讀者運用此書。
專業媒體盛讚
「我今年讀到的關於生命倫理學的最佳書籍是1969年出版、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所著的《論死亡與臨終》……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美國生命倫理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Bioethics)
「《論死亡與臨終》一書能幫助我們在專業與私人生活上好好面對生命的最終章。」──《醫療意見與評論》(Medical Opinion & Review)
溫暖推薦
✽ 讓我們理解死亡,學習寬慰與療傷止痛的智慧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畢柳鶯|復健科醫師.《斷食善終》作者
商沛宇|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臨床心理師
郭憲鴻(小冬瓜)|人氣YT頻道「單程旅行社」
蘇絢慧|璞成健康心理學堂創辦人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直視死亡的勇氣》作者艾拉.碧阿克醫師(Ira Byock, M.D.)專文推薦
經過了這些年,《論死亡與臨終》依然在呼籲我們採取行動,傾聽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並且發揮我們所有的知識與技能來回應──而且永遠要記得帶著一顆謙卑的心,與病人保持夥伴關係並懷抱慈悲心。
在這社會動盪不安的二十世紀中期,一位身形瘦小的瑞士裔美國精神科醫師大膽地為面臨生命終點的人們發聲。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為美國人豎起一面鏡子,讓它反映出他們對末期病人的態度、假設與行為,而人們並不喜歡鏡中的所見。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以《論死亡與臨終》這本書作為媒介,將我們如何面對死亡這件事,加入了發生在環境、社會權益與醫療保健領域的文化革命議程裡。
情況從此改變了。
我們都因此而變得更好。
▍《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作者郭憲鴻(小冬瓜)暖心推薦
以終為始,《論死亡與臨終》是能夠帶來理解與療癒的生命之書。目錄〔50週年紀念版.推薦序〕
我們都因此而變得更好──艾拉.碧阿克醫師
〔前言〕
一場互惠的體驗,能對人類心智運作有更深入認識──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
第1章 論對死亡的恐懼
第2章 面對死亡與臨終的態度
第3章 第一階段:否認與孤立
第4章 第二階段:憤怒
第5章 第三階段:討價還價
第6章 第四階段:沮喪
第7章 第五階段:接受
第8章 希望
第9章 病患的家屬
第10章 末期病患訪談實錄
第11章 死亡與臨終研討班獲得的迴響
第12章 末期病人的治療
〔附錄〕
讀書會精選──導讀《論死亡與臨終》
有尊嚴的死亡──相關公共議題討論
书名简译:论死亡与临终:生死学大师的最后一堂人生课(50周年经典纪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