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實用藥癮團體治療八堂課:理論與實務
陪伴戒癮者擺脫藥癮、走出深淵、了解自我價值的最佳處方!
◎目前國內多數毒品濫用或成癮個案,皆無實證療效藥物可治療!
◎行為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技巧運用,是從事藥癮治療相關專業人員需具備的重要知能。
◎本書為台灣藥癮治療專業人員從事臨床藥癮團體治療處遇課程的設計與教學的重要參考。
藥癮為一種慢性的腦部疾病,
更是一種特殊表現的「習慣行為」,
為導正「重藥物治療,輕行為治療」的偏差,
促發用藥行為改變的「動機」及降低個案「阻抗」為藥癮治療的首務。,
而「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的運用,
更是讓行為改變的團體治療模式能以更具體、易操作及具實證的面貌呈現,並已在實際藥癮團體療程中看見新契機!
秦文鎮醫師以「動機式晤談法」合併「跨理論模式」,超越了認知行為治療(CBT)的框架,設計了八堂「藥癮團體治療課程」,活化了動機式晤談法於團體動力推移的力量,使團體成員及團體帶領者於每一次的團體療程都能有新的體驗與領悟。
動機式晤談法四個核心精神
(夥伴關係、接納個案、以個案利益為出發點、促發個案的個人動機)
+
跨理論模式之行為改變5個階段
(懵懂期、沉思期、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
+
八堂臨床實務「藥癮團體治療課程」
=
運用團體課程的設計,協助個案降低阻抗,並往正向的行為改變過程推移。
目錄推薦序一:龍佛衛
推薦序二:諶立中
推薦序三:黃三原
推薦序四:楊斯年
推薦序五:張麗玉
作者序
壹、動機式晤談法與跨理論模式
1.動機式晤談法精要
2.跨理論模式概論
3.結合動機式晤談法與跨理論模式於藥癮團體治療
貳、八堂藥癮團體治療內容與核心操作技巧
4.八堂藥癮團體治療理論與實務綜論
5.第一堂
6.第二堂
7.第三堂
8.第四堂
9.第五堂
10.第六堂
11.第七堂
12.第八堂
參、藥癮治療綜論
13.藥癮的腦部疾病與行為模式
14.台灣毒品法規重要沿革及藥癮治療之現況與困境
參考書籍與文獻实用药瘾团体治疗八堂课:理论与实务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