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就算人生事與願違,也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原始價格:US$21.15。目前價格:US$18.50。

【作者: 松山淳,諸富祥彥】
【出版社: 尖端】
【出版日期: 2020/07/15】
【分類: 心理勵志】
【ISBN 9789571088976】

Out of stock 無庫存

貨號: 9789571088976 分類:

Description

就算人生事與願違,也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首部實踐「意義治療」的類小說,成功找回活著的意義與價值!

  ★繼弗洛伊德與阿德勒之後──意義治療心理學之父「維克多.弗蘭克」!

  ★七天改變人生!以「蘇格拉底反詰法」與弗蘭克深度對話,窺見人生的真理!

  ★心理學不難!本書特別邀請日本心理學權威──諸富祥彥博士解說弗蘭克思想!

  ★絕境裡重生!以弗蘭克從納粹集中營生還後的生存智慧,迎戰生活中的所有逆境!

  ▍雖然不想死,但彷彿也找不到活著的意義。

  ▍雖然人生事與願違,也想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為甚麼是我?」

  「人生怎能如此不公平?」

  「這樣活著,還有甚麼意義?」

  我們都抱持著類似的不安與不滿,活在這個世界上。

  並歷經重病、裁員、離婚、失戀或生離死別等各種心碎時刻,

  而因此失去面對未來的勇氣,以及生存的意義。

  請你耐心等待,所有的痛苦,都有其意義與價值──

  每一次失去,都是為了迎來下一次的擁有;

  每一次失敗,都是為了更靠近真正的成功;

  每一次心碎,都是為了讓光能夠照進心裡。

  在最絕望的時刻,也總會擁有最溫暖的希望,就像照進裂縫裡微光。

  儘管人生再怎麼事與願違,不顧一切地,也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不要向人生追問答案,因為沒有答案。

  ▍有時候,越符合邏輯的答案,反而是最傷人的。

  一名在黑心企業裡擔任中階主管的青年,每天面對羞辱他的上司與蔑視他的下屬,

  因為工作,他與朋友們失聯、與家人們疏離,還有個若即若離、不像情人的情人…

  他的生活只剩工作,不工作時也想著工作,但偏偏在工作裡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

 

  某個同樣沮喪的夜晚,意外地與外星歐吉桑,展開既荒誕又奇妙的七日旅程,

  並終於在這七日內,窺見生命的真諦,劇烈地扭轉看似毫無轉機的失敗者人生。

  【關於人生】

  不要探問人生的意義,人生自會對你拋出問題。

  傾聽人生對你拋來的問題,將人生對你的期望付諸實行。

  【關於過去】

  對世界的信任感,是邁向幸福的標準配備。

  能夠愛過去的人,才能被未來所愛。

  【關於工作】

  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你的價值不該由工作來定奪。

  工作偉不偉大並不重要,而是面對工作時是否盡力。

  【關於愛情】

  愛在心中築起的支柱,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

  所有的破碎都有其意義,千瘡百孔的你也值得被愛。

  【關於夢想】

  以自己的欲望為中心所展開的夢想,是沒有盡頭的。

  拋下自我才能掌握夢想。

  ▍過去可以掌握現在,現在可以改變未來。

  ▍你一路走來的人生,並不是空蕩蕩的一片荒蕪。

  多數現代人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惘,又對自己的「過去」感到沮喪……

  在每一個庸庸碌碌的當下,只能努力以小確幸的微甜,平衡現實生活中的苦澀。

  然而生命就像座巨大的沙漏,上方「未來」的沙子,

  會通過中間漏口的「現在」,成為下方「過去」的沙子。

  並不是唯有值得回味的輝煌過去,才能算是生命裡彌足珍貴的資產,

  無論過去多麼破碎,或是平淡無奇,都能拼湊出更完整的精采未來!

  各位覺得自己的人生過得怎麼樣呢?

  是否曾經好好檢視過自己的過去呢?

  別忘了,能夠愛過去的人,才能被未來所愛。

 

  ▍事與願違的人生,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在維持自我的奮鬥中,幽默感是我的精神武器。

 

  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mil Frankl,1905∼1997)

  與佛洛伊德、阿德勒並駕齊驅的心理學家,同時也是神經學家與精神病學家。

  1942年被關進納粹集中營,雙親與妻子接慘遭毒氣殺害,僅弗蘭克與其妹妹生還,

  歷經如此慘痛的際遇,卻發展出極其樂觀的的處世之道與人生哲學,

  以獨創的心理學理論「意義治療法」,拯救無數為「生存意義」所苦惱的人。

  他的存在主義分析被稱為,繼弗洛伊德、阿德勒後的「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派」。

  其暢銷全球1200萬冊的經典著作《活出意義來》,記錄其集中營的經歷,至今仍受大眾喜愛。

  他的想法「在維持自我的奮鬥中,幽默感是我的精神武器」也反映於其「意義治療法」中,

  因為人唯有發自內心笑出聲時,心才能寬廣、才更能真正將人生看得清楚且透徹。

  ▍日本心理學權威.諸富祥彥 專文推薦

  ▍摘錄──〈弗蘭克與現代人的艱難之處〉

  

  大多數的現代人都對於自己的人生抱有不確定的感受。

  「我的人生要像這樣下去嗎?」抱持著類似的不安,活在這個世界上。

  在遇到裁員、重病、離婚、生離死別等煎熬時刻,也都曾感到迷惘:

  「究竟為什麼會這樣?」、「為何我的人生會發生這種事?」,我們窮盡一生都在追尋「意義」。

 

  若是沒有「意義」,就絕對無法熬過艱難又痛苦的每一天。

  反之,若是明瞭了「意義」所在,幾乎所有事情都能忍耐得下去。

   

  作為弗蘭克思想基礎的「意義治療法」,是種追尋「意義」的心理療法,

  對於多數人都擁有各種艱難之處的現代,可說是越來越必要了。

  透過「意義治療法」幫助現代人面對命運,找尋「人生的意義(使命)」,

  並察覺到「人生對自己拋來的疑問」,因而發揮生而為人──強韌的本質。

  

  也因此,相較於佛洛伊德與榮格的心理學被稱為「深層心理學」,

  弗蘭克的心理學則被稱為「高層心理學」。

  本書不侷限於心理學書籍的解讀形式,而是以小說般的方式寫成。

  並非針對弗蘭克的思想或「意義治療法」進行解說,而是直接實踐「意義治療法」,

  刺激讀者細想人生的本質,透過人生的一問一答,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窺見人生的真理。

 

好評推薦

  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周慕姿 諮商心理師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黃大米 暢銷書作家

  黃之盈 諮商心理師、作家

  黃政昌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蔡宇哲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劉仲彬 臨床心理師、作家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

书名简译 : 就算人生事与愿违,也要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就算人生事與願違,也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