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這是一份邀請,邀請你來感受情緒
唯有直接面對,才能一步步解開你的沉痛枷鎖
為了前進,你必須回到過去
而復原的路,沒有人可以替你走……
我們總是急於處理傷痛,卻不知道應該先學會「感受」。我們習慣以壓抑來隱藏情緒,卻忘了當這些情緒層層堆疊於心,總有一天會成為滿滿的岩漿,隨著傷痛與情緒的火山爆發。
諮商師留佩萱以溫暖動人的筆觸剖析情緒的本質,透過實際諮商案例與知名創傷事件,引導你更全面且有深度地認識與覺察情緒。從解讀自我防衛機制,到直視個人核心情緒,全面學會真切感受情緒的方法,帶你走過情緒的暴風雨。
除了自助,還能學會如何幫助需要走過傷痛的朋友,一起建立一個能夠理解情緒、包容情緒的友善社會。
「情緒,其實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指引,
當它向浪潮一般撲襲而來,你能做的就是任它流淌而過,
只有感受過,你才得以在人生大海中繼續航行。」
療癒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李玉嬋(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跟家庭的傷說再見》作者)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謝玉蓮(繪星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閱讀這本書,讓我們有了打開自己情緒心門的動力,……讓自己更加熟悉內在的自己與外在他人之間的關係,接受脆弱而真實的自己。──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就是要告訴我們:回看並重新感受情緒,都可能是轉化生命歷練、療癒情緒的心靈解方。──李玉嬋(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
覺察與療癒自己,是沒有人可以為你做的人生功課。讓這本書陪你一同前行。──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覺察情緒,才能抒解情緒,才能把「當年沒走完的情緒走完」。佩萱這本書是幫助我們覺知情緒的好書,誠懇推薦給想療癒自我的您。──周志建(資深心理師/《跟家庭的傷說再見》作者)
當你翻開這本書,就代表你準備好要面對自己——包括現在的自己與過去的自己,也為自己預約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誠摯地推薦您,跟隨佩萱溫暖且細膩的文字,從接納、覺察情緒,好好地梳理情緒。也在生活中給予自我照顧的時光,……陪伴自己走過每一個情緒風暴。──謝玉蓮(繪星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願本書的出版,能協助更多內心暗處曾經受過傷的大人。讀過本書你將明白,原來真正的勇敢,是允許自己脆弱。──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前言 這是一份邀請,邀請你來感受情緒
Part I 認識情緒,了解情緒
01 情緒是指引,告訴我們下一步要往哪裡走
02 童年經驗,塑造我們如何面對情緒
03 為了避開感受,我們發展出防衛機制
04 面對創傷──那些發生與沒發生的事
05 去感受,需要勇氣
Part II 覺察情緒,感受情緒
06 慢下來,走進你的內心世界
07 認識情緒變化三角
08 撫平焦慮,才能碰觸深層情緒
09 憤怒需要被感受,不是被評價
10 吸氣……吐氣……,度過悲傷暴風圈
11 面對失去,請讓痛苦有空間伸展開來
12 帶著恐懼,走進人生沙漠
13 是過去還是現在?創傷似乎不曾離去
14 撥開一層一層的情緒,羞愧藏在底下
15 當別人有情緒,我卻感到內疚
16 不同情緒可以同時存在──不敢被感受的喜悅
17 去感受,就是願意讓自己脆弱
Part III 學會與情緒共處,建立人與人的連結
18 創傷越多,越需要一個能接納情緒的社會
19 我願意當那個聽你說的人
20 當我們一起,就能撐起一個人撐不住的哀傷
21 建立一個療癒社群──沒有人可以在孤單中復原
結語 你的每一種情緒,都是正常的
书名简译 : 疗愈,从感受情绪开始:伤痛没有特效药,勇于面对情绪浪潮,就是最好的处方笺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