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五個精神分析的真實故事,帶你找到不斷逃跑的自己

原始價格:US$22.51。目前價格:US$20.13。

  • 作者:腦內探險隊
  • 譯者:陳品芳
  • 出版社:大田
  • 出版日期:2019/07/01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861795645

Out of stock 無庫存

貨號: 9789861795645 分類:

Description

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五個精神分析的真實故事,帶你找到不斷逃跑的自己

每種不安都有原因
每個傷口都有幫助
如果不願正視自己受了什麼傷,
不願解讀自己的不安,
就無法看見自己最真實的一面。

  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明明寫作很順利,截稿關頭卻故意拖拖拉拉不肯完成作品的編劇,每次要有「結果」,就開始「逃避」,不管是工作或談戀愛……
  對孩子暴怒的新手媽媽,慌張打了孩子,一直想成為完美大人的情緒埋得太深,以至於態度已經變了形卻完全不知道。
  別人的幾句話或幾個表情就感到受傷,聚會中突然恐慌發作的失業青年,光鮮亮麗的外表隱藏自戀與自卑,「放棄」是最常使用的詞……
  已經大學畢業三年,卻一直沒有像樣工作,開始暴飲暴食否定自我的漫畫家,只想找一個安全躲藏的地方,找同一國的人,找自信和未來。
  受失眠所苦的整形外科醫師,凡事一定安排與計畫,只要超出自己掌控的目標,便失落生氣,甚至習慣性控制一切……

  你是否在他們身上看見自己內心也在逃避什麼?怕在團體中不受歡迎而不安?想獲得認同卻得不到讚美?想要表達卻常常受到挫折?最後乾脆若無其事躲起來?假裝自己很堅強?
  越是壓抑,創傷就會越嚴重;越是逃避,不安就會更加強烈,最後反撲吞噬逃跑的你。
  每個人其實都有逃跑的潛意識,本書從精神分析針對每個情緒問題,以一場場溫暖的對談帶給你一點勇氣,讓你轉身面對曾經逃跑的內心障礙,接受自己,改變自己。

  你最想逃避的內心不安與創傷,恰好造就了現在的自己,
  只要察覺到這點,我們就能夠獲得認同真實自我的力量。

  你是個怎樣的人?
  ●越是重要的事就越愛拖,老是在摸魚。
  ●從來不覺得什麼事都要做到最好。
  ●經常突然生氣,但過段時間後又感到後悔。
  ●對小時候的事情難以啟齒。
  ●因為覺得自己被忽視,所以無法和人維持長久關係。
  ●明知道自己過度在意別人的視線,但卻無法改變。
  ●害怕權威,稍微有一點組織階級的上下之分,就會讓你想逃跑。
  ●覺得人們對我有過度的要求。
  ●不太擅長表達情緒。
  ●無法忍受別人跟我有不一樣的想法。

  如果你符合以上任何一項,請打開本書!

專業強烈推薦

  資深媒體公關/ 《商業周刊》專欄作家——王蜜穜
  這是一本帶領你更認識自己的好書,書中許多人物故事身上,彷彿也能看到自己身在那角色裡,透過「腦內探險隊」不斷探索,幫助你與自己對話,找出內心那一份造就自己不安的關鍵原因,那或許是不饒恕、或許是被遺棄,但其實你有機會透過承認、傾吐,讓自己不用再躲,獲得真正的自由,找到屬於生命裡的那片迦南美地。

  網站經營者、廣告製作人跟造型師、《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作者——威廉(William Tseng) 
  細讀書裡面的五個精神個案,跟著「腦內探險隊」透過文字觸碰別人的恐懼,直搗問題核心是一件很赤裸,也很過癮的事。

網友推爆

  ★累積點閱數突破500萬次,2萬5千人訂閱

  ★韓國最大入口網站NAVER出版前熱烈連載,網友推爆──
  想放棄一切逃跑的時候,被「痛苦是正常的,沒關係」這句話安慰_vnfj***
  感覺有人看穿我藏在心中的祕密_anes***
  大推!第一次聽別人的故事聽到起雞皮疙瘩_elin***
  想逃跑、想裝聾作啞的逃避型人格專屬諮商室!_ex-p***
  真想去給這些醫生分析一下_pate***002 [推薦序1] 我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是我?/王蜜穜
003 [推薦序2] 你直搗問題核心了嗎?/威廉
010 [序] 每顆想逃跑的心都有他們的原因
 
故事(1):害怕不被愛而不安嗎?
018  害怕結束工作
026  逃避→現在,你的心是不是正在逃跑呢?
029  我所看到的自己,究竟是什麼樣子?
037  自尊心→愛自己竟是這麼困難的事
040  決定不要盡力做到最好
048  心理利益→內心的利害關係決定個人行為
051  我喜歡醫生嗎?
059  移情作用→喚醒我心中特殊情感的人
062  每個人都有想逃跑的時候
072  情緒日記→找到連自己也不知道的情緒
 
故事(2):因為莫名的情緒而混亂嗎?
078  太太很奇怪
086  產後憂鬱症→當最棒的祝福成了最痛苦的時刻
088  為什麼總是對媽媽感到抱歉?
095  兄弟姊妹之間的競爭心態→老大很獨立,老么很自私?
098  總是自己看著辦的孩子
104  反向作用→被壓抑的情感,會轉向意想不到的地方
106  茫然的情感所留下的痕跡
116  轉移→為什麼總是對那個人發火?
118  想成為一個完美的大人嗎?
128  佛洛伊德vs. 阿德勒→有不幸的過去,是否就無法幸福?
 
故事(3):無法獲得肯定,很哀怨嗎?
134  無法平息不安
143  恐慌→當不安的大浪席捲了我
146  我今天要放棄你
157  自戀→為了保護「了不起的自己」所需付出的費用
160  不能被任何人小看的我
169  認同渴望→我心中的雙面刃
171  自戀與羞恥心的關係
179  認知扭曲→心所戴上的各色眼鏡
182  獨自留在遊樂場的孩子
192  個性形成→健康成長所需的鏡子
 
故事(4):害怕受傷嗎?

198  暴飲暴食不是問題所在
208  心理安全基地→心也需要可以躲藏的地方
210  忘不了冰冷的目光
218  生涯的第一個記憶→你記憶中最早的回憶是什麼時期?
220  到頭來醫生也和別人一樣
229  投射性認同→每個人對我來說都像壞母親
232  人為什麼不會輕易改變?
242  治療同盟→我們是同一隊的
245  未來也會繼續嘗試
256  修通→人總是不斷重複同樣的錯誤
 
故事(5) : 因為不完美而生氣嗎?

260  還是開藥給我吧
268  保密義務→噓,這是祕密
270  如果不是約會而是面試,還會遲到嗎?
279  心智化→要了解自己,別人也才能了解自己
282  我的個性有問題?
289  強迫型人格障礙→不完美就感到焦慮的你
292  不,沒有那麼辛苦
300  隔離→把不想面對的情緒收在抽屜裡
302  我想到此為止就好
309  心理抵抗→逃離不安的方法
 
312 [後記] 你找到不斷逃跑的自己了嗎?

书名简译 : 为什么总是感到很受伤:五个精神分析的真实故事,带你找到不断逃跑的自己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五個精神分析的真實故事,帶你找到不斷逃跑的自己”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