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讓孩子學會道別:「哀悼」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接受死亡」?一起思考生而為人的必修課題

原始價格:US$16.59。目前價格:US$15.10。

  • 作者:艾曼紐埃勒.俞斯曼-貝杭
  • 譯者:翁尚均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20/02/07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863447153
貨號: 9789863447153 分類:

Description

讓孩子學會道別:「哀悼」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接受死亡」?一起思考生而為人的必修課題

和孩子一起聊聊「我們可以如何看待死亡」,
 打破談論的沉默、貼近生活的最佳方式
 

  ◸未知的死後世界,令人恐懼;
  煙霧縈繞周身彷如末日般的寂寥,使人噤聲。
  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覺得和死亡有關的一切都很可怕呢?◿
 
  ▍特別邀請
  楊育正.冀劍制.羅怡君.洪仲清等四位專家專文導讀,
  分別從醫學、哲學、親職溝通以及心理學的角度,帶領讀者能夠更好地了解本書的寓意:
  「討論死亡不是為了無所畏懼,而是能活得更好」────

  ★★★★
  小劉醫師(劉宗瑀) 外科醫師
  李貞慧 親子作家暨閱讀推廣人
  林美琴 作家/閱讀教育培訓講師
  林靜君 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副理事長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番紅花 作家
  黃柏嘉 諮商心理師
  楊育正 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馬偕紀念醫院婦癌科醫師
  冀劍制 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諶淑婷 文字工作者
  羅怡君 親職溝通作家__溫馨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 除了地獄和天堂之外,死者還有其他地方可以去嗎?
  ● 你害怕談論親人的死因嗎?
  ● 一個人在面對生活時,比面對死亡時更自由嗎?
  ● 你比較希望人死在家裡嗎?
  ● 我理解拒絕、憤怒、絕望,但是「接受死亡」怎麼回事?

  
  人在正要脫離兒童的階段時比較容易和他們談論死亡。幼童經常說到死亡。在接下來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就不再那麼做了。他們不敢再這樣做了。他們察覺到成人的痛苦和沉默。如果我們無法避免死亡,我們至少不要將它視為祕密或是禁忌。

  這個嘗試出自一種也許是虛幻的願望:針對死亡進行慰藉性的論述,並且不僅將它視為引起殘酷缺憾、造成創傷、令人反覆受刺激的原因,同時認定它是一種自然、可接受的現象。

  在不簡化死亡的前提下談論死亡、思考死亡,在不降低其重要性的情況下估量死亡,在不避諱的情況下回憶死亡,這嚴格算起來雖不算是理解或是解釋死亡(這些任務單就理性而言都是不可能的),但我們至少設法了解它或是使它變得較易親近,希望藉此避免嫌惡以及懼怕。與孩子針對死亡的主題進行對話,這可能是藉由減少沉默以及焦慮來貼近生活的一種最佳方式。 專文導讀──
楊育正
(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馬偕紀念醫院婦癌科醫師)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作者序
◎打破沉默 

书名简译 : 让孩子学会道别:”哀悼”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接受死亡”? 一起思考生而为人的必修课题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讓孩子學會道別:「哀悼」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接受死亡」?一起思考生而為人的必修課題”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