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告別菜尾世代:大膽向世界遞履歷,我在哈佛體系的觀察(二版)

原始價格:US$16.59。目前價格:US$15.10。

  • 作者:Y.C.Hung
  • 出版社:悅知文化
  • 出版日期:2019/10/21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865100346

Out of stock 無庫存

貨號: 9789865100346 分類:

Description

告別菜尾世代:大膽向世界遞履歷,我在哈佛體系的觀察(二版)

未來在哪裡?
年輕的你,是時候離開舒適圈的安逸,
看見世界,也被世界看見。

  全球優秀人才正在國際間進行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流通,出走,不再是「台勞」這樣的狹獈看法,而是一種走進世界、培養大格局的人生選擇。

  我們一起成長在沒有戰亂的時代,從小衣食無缺,內心卻極度徬徨。資訊爆炸、科技快速變遷、文憑薄如一張紙、22K低薪、年金快要破產的年代。如果為求安穩而不敢去世界闖蕩,還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嗎?

  本書作者誠實記錄了自己曾經如何在高中立定志向,卻在醫學院畢業前夕對未來感到茫然,而決定奮力一擊,尋找新方向。在對世界投遞出一封封履歷表之後,得到聯合國總部與哈佛大學的面試機會,與夢寐以求的世界一流人才共事,以及跨出舒適圈後所看過的、感受過的艱難。

  希望每個正在迷惘中的你,都可以在這些茫然與勇氣裡,重新找到人生的出口。

名人推薦

  褚士瑩│國際NGO工作者、作家
  謝佩芬│前哈佛臺灣同學會會長、換日線專欄作家
  蘇瑋璇│七年級生.文字工作者
  ──專文推薦

  Power錕│「Power錕」、臺大最狂教授
  呂培川│台中女中校長
  連加恩│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
  張希慈│城市浪人共同創辦人
  陳彥廷│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助理教授
  許毓仁│TEDxTaipei 創辦人、立法委員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劉安婷│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
  賴樹盛│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秘書長
  ──一致推薦(依照姓名筆畫排列)

  「台灣社會就像一盤豐盛的桌菜,到了我們念高中大學時,桌上已剩菜尾,到了我們準備就業時,已經杯盤狼藉、吃乾抹盡。」──<像我這樣七年級的人>.蘇瑋璇作者序| 誠實訴說追夢的勇氣

第一篇    【如果舒適圈一點也不舒適】
01. 困在舒適圈的菜尾世代
並不生在大江大海時代的我們,這個時代沒有戰爭、沒有戰亂,我們從小衣食無缺,但內心卻極度徬徨。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科技快速變遷、文憑薄如一張紙、超級低薪、退休年金快要破產的時代。

02. 終止不斷複製的罐頭人生
有時候我覺得「長大」,就是一個罐頭生產與被複製的過程──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然後念研究所或者工作,這,幾乎是每個人必經的人生公式。

03. 年齡不該是追尋夢想的阻礙
為了擺脫罐頭人生,很多人決定出走,但在出走前,開始擔心年齡會是個問題:如果我回來了都已經XX歲了,那怎麼辦?但我在美國人身上卻鮮少看到年齡的焦慮。究竟是為什麼呢?

04. 多元價值的毀滅
多元入學、教育改革、一綱多本的社會──這是我們長大的環境,受教育時被鼓勵不要單一思考,於是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在長大的過程中,被教導生活不該只有單一價值。然而,這些被鼓勵的價值,卻在出社會後一切都變了。

05. 夢想,就應該把餅畫大
父母總想保護孩子,常聽華人父母在小孩嘗試要去做和同儕不一樣的事之前,會先問:「萬一失敗了,怎麼辦?」
又或者權威地下令說:「不准這麼做。」
像這樣「擔心小孩失敗」的想法,卻是外國人眼中好「亞洲父母」的反應。
年輕人如果有夢想,究竟為什麼不能努力把夢想畫大呢?

第二篇    【只要敢闖,世界就是你的】
06. 為了核心價值而勇敢改變
十八歲時,我想像的未來,是可以穿上白袍懸壺濟世;二十三歲時,握著已經到手的實習醫師短袍,但,所想像的未來卻不再只是那十八歲的未來……

07. 離開體制,對未來的人生負責
因為如果不趁著年輕做出改變,不知何時才會有改變的勇氣,也不知道有一天,我會不會因為缺乏勇氣改變,而一輩子被困在過去的決定裡。

08. 聯合國與哈佛的面試:你的Commitment是什麼?
Commitment,承諾,是個在台灣社會裡不輕易使用的字,但為什麼我卻接二連三地在西方社會的面試裡,被詢問到對於應徵職位的「承諾」呢?

09. 勇敢成為世界的獨一無二
華人社會希望你不要跟眾人不同,否則會顯得很突兀;但世界的趨勢是你要跟別人夠不一樣,才是生存之道。

10. 那些大江大海的人們哪
就算在異鄉生活多麼艱難,每個人遇到難挨的關卡時,總會想起那個小小初衷,努力地在這個世界大國,尋找自己的一席之地,奮力在這異鄉生存下來。

11. 成功故事的選樣偏差
那些會願意站出來說出自己的故事或經驗的人,通常都是發展得不錯,有個美好結局,畢竟沒有人喜歡說失敗的故事。然而,這個對快速獲得快樂上癮、急著改變世界、無法慢一點吃棉花糖的世代,又要如何將自己的人生套進那些成功故事裡呢?

第三篇    【站在語言、文化與價值觀的十字路口】
12. 出國生活,需要花十倍的力氣
出國之後,我才發現以前在台灣認為輕而易舉的事,小至買東西、問路,大至找工作、職場生存……換成異地後,常要花上十倍力氣才能完成。原來「生存」,可以這麼困難。

13. 英文是能力,不是托福的分數
以台灣的標準來看,我的英文程度算是還不錯,但到了美國以後,才發現我過去理解英文的方式完全錯了。

14. 美國社會裡的局外人
畢竟不是自己的國家,我的社會認同感依舊在生我、育我、地球另一端的那個亞熱帶小島。

15.  文化衝突與反文化衝突
在異鄉經歷了文化衝突後,再回頭看台灣,也開始發現許多反文化衝突(Reverse culture shock)。有時候我甚至會在心裡不小心驚呼:「天啊,台灣人,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第四篇    【在地球另一端,從異鄉看家鄉】
16. 為何有家回不得?
我為何出走,是來自世界給我的震撼;我為何還不能回家,因為還捨不得離開這個天天帶給我震撼的世界。

17. 小確幸與旅行構成的世界觀
透過「旅行」瞭解世界,是許多人採取的方式,也曾是我的方式,但這樣的世界觀可能並不完整。

18. 國際志工與貧窮產業
很多人批評國際志工根本是花錢體驗貧窮,但,花錢體驗貧窮,錯了嗎?

19. 手心向下的快感
做善事的時候,你是真心為援助對象著想?還是只是在享受把手伸出去、甚至「手心向下的快感」?

20. 永遠記得不卑不亢
世界這麼大,是需要闖一闖的,而闖蕩世界的時候,心態該如何調整?如何調整世界兩端帶來的衝擊?又,如何面對異鄉與故鄉的拉扯?

附錄|寫在<「愛台灣,就是畢業了先不要回來。」──現在我明白,這句話背後的沉重>之

 

书名简译 : 告别菜尾世代:大胆向世界递履历,我在哈佛体系的观察(二版)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告別菜尾世代:大膽向世界遞履歷,我在哈佛體系的觀察(二版)”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