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生死教育講呢啲 死亡是生命必經階段,但人類的天性及傳統文化對死亡常存忌諱,所以此書一眾「唔識死」的作者希望與各位「講呢啲」。
生死教育﹝Life and Death Education﹞是以死亡和生命為主題的教育,旨在啟發大眾正視對死亡的恐懼,讓自身或他者能過渡從死亡所帶來的悲傷,並提高全人「身、心、社、靈」的發展,達致「從死看生,活好當下」,齊齊活好啲。
第一章「眾觀生死」
生死學看、中西哲學、人類學看生死、社會學、生命倫理、公共衞生、民間信俗、佛教、天主教及基督教的角度看生死 。
第二章「生死相安」
老年醫學與基層醫療、醫社合作與社區連結、晚期護理與照顧者支援、紓緩治療與預設醫療指示、臨終關懷技巧與道別、喪親者的哀慟、特殊需要人士的哀慟、兒童的悲傷輔導、遺物處理與心靈重建、生死工作的自我調適
第三章「生死熱話」
從死亡,靈異到信仰、鬼怪與喪屍的社會符號、法醫研究與屍骨尋踪、生物科技與基因編輯、從高錕離世再思臨終照顧、生若能安,死亦能樂、假如Bingo成為無言老師、動物和人的連繫與哀傷、廿四週以下流產胎、青年自殺與香港教育
第四章「生死之旅」
走出去,為了更親近自己、殯葬,死亡體驗與送行者、 “1995”,隔著電話的溫度、歷史洪流中的犧牲者們、與宗教來一場心靈的交流、繪本文學與生死教育、從教育哲學到生命教育、藝文青的生死教育課、給女兒的生命教育課、與同學來一場生死之交
002 前言 鍾一諾教授
005 導讀 梁梓敦先生
第一章
眾觀生死
015 死生之意―生死學看生死 黃慧英教授
019 生命實踐―中西哲學看生死 溫帶維博士
025 屍前想後―人類學看生死 李衍蒨小姐
030 死亡意識―社會學看生死 黎明博士
035 思考原則―生命倫理看生死 鍾一諾教授
040 壽終之處―公共衛生看生死 黃麗儀教授
045 殯祭之禮―民間信俗看生死 鄧家宙博士
051 盲龜浮木―佛教看生死 傳燈法師
056 永恆之旅―天主教看生死 陳志明神父
061 出生入死―基督教看生死 盧惠銓牧師
第二章
生死相安
068 老年醫學與基督醫療 歐陽東偉醫生
072 醫社合作與社區連結 陳慕寧小姐
077 晚期護理與照顧者支援 黃麗儀教授
083 臨終關懷技巧與道別 饒仕鋒醫生
097 喪親者的哀慟 黃宗顯醫生
101 特殊需要人仕的哀慟 黃宗顯醫生
106 兒童的悲傷輔導 李秀英小姐
110 遺物處理與心靈重建 饒文傑先生
115 生死工作的自我調適 梁梓敦先生
第三章
生死熱話
121 從死亡,靈異到信仰 黃偉鴻先生
126 鬼怪與喪屍的社會符號 黎明博士
132 法醫研究與屍骨尋蹤 李衍蒨小姐
137 生物科技與基因編輯 區結成醫生
142 從高錕離世再思臨終照顧 鍾一諾教授
147 遺體捐贈者的無言之教 伍佳麟先生
152 假如 Bingo成為無言老師 伍佳麟先生
156 動物和人的連繫與哀傷 鄧海甄姑娘
162 24 周以下流產胎是醫療廢物 謝美兒博士
168 青年自殺與香港教育 黃瀚之先生
第四章
生死之旅
174 走出去,為了更親近自己 李展華先生
181 與同學來一場生死之交 陳寶蓮博士
186 殯葬,死亡體驗與送行者 林己惠/盧志婷/顏婧諾/李嘉慧
190 復活節,我在這天的重生誓言 孟亞瓊
196 「1995」,隔着電話的溫度 林己惠/盧志婷/顏婧諾
200 歷史洪流中的犧牲者們 潘廣昇/馮子游
206 與宗教來一場心靈的交流 李嘉慧
211 繪本文學與生死教育 梁思靈
216 從教育哲學到生命教育 梁思靈/周琴
221 藝文青的生死教育課 朱雅穎小姐
227 給女兒的生命教育課 莫泳怡小姐
232 在台灣,來一場「生死之約」 王心嚴小姐
236 結語:生死教育講呢啲﹖ 伍桂麟先生
242 身後事須知
书名简译 : 生死教育讲呢啲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