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不准碰我的草莓!
Oman maan mansikat
小老鼠伊爾瑪在寧靜的花園裡辛勤地工作
正當她準備採收碩大飽滿、鮮紅欲滴的草莓時
咦?草莓上怎麼出現了一個洞?
是小偷!花園裡面竟然出現了入侵者!他會是誰呢?
芬蘭插畫家艾諾-麥嘉 . 梅索拉以美麗的北歐庭園為背景,創作出這動人的故事。她大膽地運用紅、黃、藍、黑等色彩,透過水彩畫呈現如夢似幻的暈染效果。讀者翻閱書頁時,彷彿能聽到蒼蠅振翅飛過的嗡嗡聲,聞到草莓散發的香甜氣息,並感受到迎面而來的微風。
故事背景設定在溫暖的夏天,伊爾瑪的草莓逐漸成熟,趕緊採來製作成果醬。然而,恐怖的事情發生了!她發現有人偷吃了草莓,憤怒的伊爾瑪決定展開行動找出罪魁禍首,卻意外撞見一群被迫背井離鄉的訪客。他們的痛苦軟化了佔有慾強烈的伊爾瑪,讓她決定伸出援手。
這是一部描述克服偏見、懷抱同理心的作品。小老鼠的情緒從一開始的憤怒與不安逐漸轉變,她透過無家可歸者的遭遇,學著理解不同處境的人。儘管劇情涉及人類共有的情感、差異性、飢餓和移民等社會問題,但全書的基調充滿溫柔與希望,以及令人會心一笑的幽默。
暖心推薦
High媽|諮商心理師
何翩翩|牧村親子共學教室創辦人
林怡辰|作家、閱讀推廣人
林幸萩|童里繪本洋行店主
林蔚昀|作家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楊俐容|心理教育專家、CareMind 耕心學院知識長
(依筆畫排序)
目錄
導讀
從人與人的互動開始,讓愛與分享,悄悄在孩子心裡萌芽
作者 / 何翩翩(牧村親子共學教室創辦人)
《 不准碰我的草莓!》的主角小老鼠伊爾瑪,就像是我們身邊許多孩子一樣,很努力地照顧自己的所有物,當自己的玩具、物品被破壞的時候,馬上想要揪出罪魁禍首,並在心裡想著「不公平,這是我的!為什麼我要分享?為什麼他可以破壞?他怎麼可以這樣!」。
關於「分享」的這個議題,相信成人都可以理解不要強迫孩子分享。
每當我們故意和孩子說「為什麼都不分我吃?好小氣喔!你是小氣鬼嗎?」,即使是用開玩笑的口吻,但在孩子耳裡聽到的卻是滿滿的矛盾與掙扎,反倒在心中產生「我不分阿姨吃就是壞小孩嗎?可是這個蛋糕我做的很辛苦啊!我就是不想要和人分享,這樣子做很不乖嗎?」的想法。成人的訊息可能會讓孩子被迫選擇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藏起來,或是開始想要躲開大人,甚至討厭大人。原因在於,真正的分享必須來自於內心,而不是出於罪惡感或是討好別人,如此一來「分享」才會得到真正的喜悅和成就感。
書中原本一心想要揪出罪魁禍首的伊爾瑪,到了故事最後卻出現耐人尋味的轉折,看到心愛的草莓被咬得坑坑巴巴實在是讓人生氣的事情,但如果面對的是一群餓到不行、沒有家的孩子呢?
「同理心」的學習從來就不是用說教、講道理來教導,而是從實例中去引導和體驗,因此讓孩子擁有真實的生活經驗是非常必要的,絕對比紙上談兵來得更有效果。當同理心是被要求出來、而非發自內心展現時,很可能只會淪於作秀表演,當要求者不在的時候,一切就會被打回原形,孩子依舊無法成為一位溫柔、同理別人的人。
同理心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聯繫,它讓我們在行動前先思考他人的感受,教我們用理解來平衡自己的情緒,擴大我們的生活體驗,讓這個世界更善良、更安全。
希望你也可以在《 不准碰我的草莓!》這本書中,帶著孩子去看到真正的問題,而不只是尋找標準答案。破壞別人的東西、拿走別人的努力當然是不好的,但背後真正的故事或許才是關鍵,它將帶給孩子心中更多柔軟的體諒、溫柔的同理,這才是幫助他們未來能「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最重要的準備,因為快樂從來就不是外在表象的成功,而是透過無私的付出、不求回報的給予得到的內在滿足。
书名简译:不准碰我的草莓!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