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阿輝的心(60週年經典紀念版)
「臺灣第一本本土少年小說」──
少年純真的心,如何在暗淡現實中尋找光亮?
六十年前,《阿輝的心》誕生,默默奠定了臺灣少年小說的根基。它描寫一位農村少年在困頓環境中堅毅成長的過程,以真摯筆觸描繪出一段跨越時代的青春記憶。
阿輝的故事沒有奇幻冒險,卻有最真實的人生掙扎——父亡母離、寄人籬下,面對繁重的家務、同儕的壓力,還有不公的對待,他選擇以善良和堅韌回應世界;他那一顆不向命運低頭、始終懷抱希望的心,深深觸動了數代讀者的情感。
這本曾被譽為「臺灣第一本本土少年小說」的作品,問世六十週年,玉山社此次重新出版,不僅是向經典致敬,更是一次深情的邀請。這次再版,保留大部分原文,並輔以註釋,完整重現時代氣息,並寄予當代理解;同時特別收錄專文和附錄,從文學與歷史雙重角度,開啟《阿輝的心》背後關於社會、階級、性別與教育的辯證。這不僅是一部小說的回歸,更是臺灣兒童文學發展脈絡的回望與再出發。
在這個資訊快速更迭的時代,我們也許不再為三餐奔波,卻仍可能面臨孤單、壓力與不公。《阿輝的心》以一種不張揚的力量,靜靜訴說著正直、勇氣與希望的價值。經典不會老去,在一次次的閱讀中,一再照亮人心。
本書特色
◆ 本土少年小說起點,如今再出發
《阿輝的心》是臺灣第一本本土少年小說,以真摯筆觸寫下農村少年的奮鬥與希望,寫下臺灣兒童文學發展的新頁,至今依然動人。
◆ 平實中見深刻,真實映照時代
沒有華麗包裝,只有溫厚的敘述,描繪1960年代農村生活、家庭困境與教育不平等,呈現那個年代社會的縮影,獻給永懷赤子之心的讀者。
◆ 六十週年再版,經典重現新視野
再版保留大部分原貌,輔以註釋與專文導讀,從文學與歷史角度深度剖析,邀請新世代讀者重新理解《阿輝的心》的時代價值與意義。
得獎紀錄
★跨語作家林鍾隆跨世代經典
★臺灣第一本本土少年小說
★鍾肇政譽為「全能型作家」
真情推薦
吳玫瑛/國立成功大學華語中心主任、臺灣文學系特聘教授
李朝蓉/林鍾隆孫女
林亞璘/林鍾隆女兒
陳玉金/兒童文學工作者
許建崑/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前理事長
游珮芸/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兼任所長
彭素華/少年小說家
黃雅淳/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謝鴻文/兒童文學作家暨研究者、林鍾隆兒童文學推廣工作室執行長
(按姓氏筆畫排列)
口碑好評
◆ 迫於無奈與母親分隔兩地,善於觀察的少年阿輝寄人籬下,面對外在環境的壓迫,促使他快速的成長獨立。外祖父林鍾隆細膩呈現其天人交戰的內心世界,躍然紙上的人物神情和動作,讓我彷彿與少年阿輝一同體驗這一段難忘的成長經驗。──李朝蓉/林鍾隆孫女
◆ 林鍾隆,我的父親是充滿愛的一個人、一位作家,因此,他的作品對情意的描繪總是特別的細膩……。讀父親的文字時,我的心也常被觸動,《阿輝的心》也不例外,一開始就被阿輝和母親難分難捨的情感吸引,雖因寄人籬下武裝自己,但善於察言觀色的阿輝,在他人利益與自身原則相衝突時,仍決定放手一搏,做出不違背良心的決定。最後,他勇敢北漂尋母,母子重逢實為本書最完美的句點。──林亞璘/林鍾隆女兒
◆ 「阿輝的眼角映入一絲明光,不由己地向光處望去……。」每一個人都有童年,然而每個時代的童年差異極大。大小讀者透過《阿輝的心》,不但可以體會六十年前的農村生活,書中更傳遞出儘管時代更迭,「但身處黑暗,面向光明」是永恆不變的價值。──彭素華/少年小說家
目錄主編序 少年小說從這裡開始──《阿輝的心》的再發現與再出發/游珮芸
導讀 臺灣少年小說的起點:《阿輝的心》的時代意義與文學價值/謝鴻文
一 陌生的舅舅家
二 寄人籬下
三 新夥伴
四 暗夜心聲
五 上學第一天
六 老師的邀請
七 想補習的願望
八 燈下的笑容
九 和彭桂蘭一起玩
十 打窯仔
十一 阿媽的處罰
十二 煮飯仔的兒子
十三 勝利的寂寞
十四 黑板上的惡作劇
十五 怒火難平
十六 水牛的沉默
十七 舅舅的陰謀
十八 警察找上門
十九 田間心事
二十 母子團圓
附錄 《阿輝的心》學習教案/謝鴻文
书名简译:阿辉的心(60周年经典纪念版)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