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語文教學與跨域素養:實用中文寫作集林 續編
本書延續《實用中文寫作集林》(初編)的理念,邀請多位兼具豐富教學經驗與創新思維的專家學者,共同撰寫多篇以實用中文寫作為核心的專題文章。每篇文章不僅展現作者在語文教學創新上的成果,更希望能與第一線教師攜手合作,營造求新求變的語文教育新氣象。全書共分七大主題:「語表素養」、「跨域素養」、「數位人文」、「多元敘事」、「經典教學」、「史記活讀」與「推廣紀實」,共收錄三十八篇文章,內容豐富多元,主題引人入勝。本書不僅適合作為語文教學設計的參考,更期盼能成為教師撰寫各類教學計畫申請書的靈感來源。在本書所提供的具體教學實踐案例的啟發下,推動本國語文教育的持續優化與蓬勃發展。
目錄吳序:啟動二十年洗腦大計畫 吳智雄 1
編序 姚彥淇 7
一 語表素養
應用文教學之跨域課程設計 王 璟 3
語文表達與社會關懷的交匯點:
「觸覺地圖」與「口述影像」教學模式之探究 李懿純 13
研究計畫寫作的新手初登板 林盈翔 25
「亮點」的醞釀——「九宮格」運用於寫作材料蒐集之實作 陳文之 31
家裡收藏一種愛,唯能文火慢燉
——「一道料理,一段關係回憶」素養導向教學筆記 陳宜政 43
課堂辯論的理念與實務 陳紹韻 53
二 跨域素養
我與十二袋長老過招的內外功法 吳智雄 63
關於教學之後的思考:大學國文素養導向的評量與建構 吳嘉明 73
使用「同理心地圖」於中國思想史課程中的實踐與反思 李蕙如 83
國文教學方案設計——以古今植物意象詮解為例 林淑華、許淑惠 93
中文專業人員跨入華語教育產業之建議 張于忻 103
菊之食療學:從屈原「食菊」、陶淵明「採菊」談起 許瑞哲 113
從單一理論到跨域實踐——以《淡水好玩藝》為探討對象 蔡造珉 121
三 數位人文
用文字雲遠讀文學 邱詩雯 139
國文教學的數位學習與情緒共鳴 張瑋儀 145
知識文書寫作與AI指令協作 陳康芬 153
數位人文浪潮下的中文寫作與思維 陳貴麟 157
淡水地方敘事與AI協作——以臺灣女性環球之旅第一人的張聰明為例 黃文倩 171
以生成式AI文生圖、圖生文詮釋星雲大師引用詩歌意象之教學實驗 戴榮冠 183
生成式AI與大學中文教育 謝博霖 195
四 多元敘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其命維新的可能:
以朱子文化與地方歷史文化傳播的結合為例 王志瑋 203
「旅行、圖書和故事」之課程規劃與活動設計 李昭鴻 211
說故事,講道理:淺談「文學敘事」與「功能性敘事」之異同 李智平 217
生命映像:透過文字展現自我的故事 林盈鈞 227
碑文研究在教學中的應用 裴光雄 241
傳統中的教育:漢口紫陽書院的社會關懷與實踐 劉芝慶 249
源於生活的書寫進路——從若干書寫模式展開論述 鍾永興 257
五 經典教學
試析公案故事的人物性格與情節安排——以〈書麻城獄〉為討論文本 王奕然 267
重述故事策略融入歷史散文教學之研究——以〈燭之武退秦師〉為例 林佩儒 279
現代中文小說教學示例——從呂正惠老師引用盧卡奇寫實主義理論談起 姚彥淇 299
莊學如何融入醫學人文的教學?——從《莊子》的他者倫理學出發 陳康寧 307
應用閱讀治療於人際僵局之化解——以莊子寓言為例 傅孝維 317
「三言二拍」教學形式芻論 曾世豪 327
六 史記活讀
從「讀史」到「說史」——談《史記》課程的討論與報告設計 李慧琪 339
從《史記.陳丞相世家》學習陳平的心理韌性 陳連禎 347
從「讀人」談語文教學之大用——以《史記》范蠡救子故事人物為例 黃馨霈 353
談《史記》的人際關係學——以李斯、姚賈、韓非為例 劉錦源、陳連禎 363
七 推廣紀實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實用中文寫作教學工作坊紀要
——二○二一年十一月至二○二四年十一月 (第十六屆至第二十二屆) 許仲南 371
书名简译:语文教学与跨域素养:实用中文写作集林 续编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