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太極拳經》關百益刊印本校注

原始價格:US$21.90。目前價格:US$19.72。

【作者: 二水居士】

【出版社: 心一堂】
【出版日期: 2024-08-01】
【分類: 生活風格 | 運動/戶外活動】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9888266197】

Available on backorder 允許無庫存下單

貨號: 9789888266197 分類:

Description

《太極拳經》關百益刊印本校注

  咸豐四年(1854)武禹襄奉母命赴舞陽省兄,從舞陽某鹽店得王宗岳《太極拳論》,1866年,武汝清將楊祿躔舉薦到京城授拳。由此,原本局限於鄉野村落,呈一拳一腳之能的拳技,開始登臨大雅之堂,且被冠以“太極拳”之名,登上了歷史舞台。

  王宗岳其人,生卒生平,皆無確切資訊予以證實。王宗岳的《太極拳論》和武禹襄的講論,通常以兩條途徑向外傳播:其一,武禹襄贈予楊露禪或楊班侯,唐豪稱之為“禹襄初文以授祿禪者”。另一途徑是李亦畬從母舅武禹襄手中抄錄,並加了自己的講論,手抄三册,俗稱“老三本”。上述兩條途徑,都是以手抄形式,極其隱秘的流傳下來。

  此次校注的關百益刊本,是王宗岳《太極拳論》最早印刷刊行的版本。顯然也是屬於“禹襄初文以授祿禪者”一脈的經典樣本。此樣本像是一面鏡子,能照見後世傳抄諸譜的真實面目來。

  “禹襄初文以授祿禪者”,在太極拳的發展史上的意義,遠遠超越於“老三本”。這或許正是校注關百益《太極拳經》的意義之所在了。

  另外,就太極拳史論界而言,關百益先生是史上最早研究王宗岳的學者。他從《張三丰先生全集》中,找尋與仙尊張三丰相關聯的王宗、王宗道,且進一步從“王漁洋先生云”一節文辭,將太極拳與“四明內家拳”發生了關聯,之後太極拳史論界,溫州陳州同、四明張松溪、鄞縣王來咸、征南之徒僧耳、僧尾等等,都沒有跳出關百益先生的視線。附錄的《授受源流》和《張三丰列傳》,更是為我們瞭解清末民初,京城太極拳界現狀,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本書特色

  王宗岳《太極拳論》最早印刷刊行的版本, 能照見後世傳抄諸譜的真實面目來。本書也是最早研究王宗岳太極拳的專著, 為我們瞭解清末民初京城太極拳界的真實狀況,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關百益於1912年刊行的《太極拳經》手寫軟體石印本。太極拳史論界一直以來未能見原本,相關資料見諸中華武術會1936年發行的唐豪《王宗岳太極拳經 王宗岳陰符槍譜》。2018年,作者二水居士獲贈顧留馨先生藏本,封面簽有“唐豪贈顧留馨藏”字,扉頁鈐蓋“許靇厚”圓章。“太極拳經叙”一文,“共和元年十一月關葆謙伯益氏叙於京師公立第一中學校”句後,鈐有“葆謙之印”圓章。蓋係關百益贈與許禹生,許禹生贈與唐豪,唐豪贈與顧留馨。脈絡清晰,遞嬗有序。而李亦畬得諸武禹襄本後,“兼積諸家講論,並參鄙見”,手抄“老三本”,其最早刊行於世的,是1933年由李福蔭在“十三中學”編排的油印本《廉讓堂太極拳譜》,以及次年山西太原刊印《李氏太極拳譜》。由此可見,此次校注的1912年刊行的《太極拳經》,較李福蔭編排的《廉讓堂太極拳譜》,早了整整二十一年。這一時期,也正是太極拳發展史上最為輝煌的“國術”時代。
 目錄序
《太極拳經》關百益刊印本校注
封面
扉頁
插頁
《太極拳經》叙
目錄
勘誤表
太極拳論
太極拳解
十三勢行工心解
搭手歌
十三勢名目
太極十三勢歌
太極十三勢總論
附:授受源流
附:張三丰列傳
列傳一 《明史》
列傳二 《徵異錄》 祇園居士
列傳三 《七修類藁》 明 朗瑛
列傳四 《淮海雜記》 明 陸西星
列傳五 汪錫齡
列傳六 圓嶠外史
列傳七 缺名
無有先生傳八 張真人自述
後記
附《太極拳經》關百益刊印本原本照片
封面
扉頁
插頁
《太極拳經》叙
目錄
勘誤表
太極拳論
太極拳解
十三勢行工心解
搭手歌
十三勢名目
太極十三勢歌
太極十三勢總論
附:授受源流
附:張三丰列傳
列傳一 《明史》
列傳二 《徵異錄》 祇園居士
列傳三 《七修類藁》 明 朗瑛
列傳四 《淮海雜記》 明 陸西星
列傳五 汪錫齡
列傳六 圓嶠外史
列傳七 缺名
無有先生傳八 張真人自述
书名简译:《太极拳经》关百益刊印本校注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太極拳經》關百益刊印本校注”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