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ADHD新解Attention Diversity Hyperactivity Dreamer──展現注意力多樣性的行動造夢者

原始價格:US$23.26。目前價格:US$20.88。

【作者: 曲智鑛】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2024-05-09】
【分類: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3901124】

貨號: 9786263901124 分類:

Description

ADHD新解Attention Diversity Hyperactivity Dreamer──展現注意力多樣性的行動造夢者

DHD其實跟你以為的不一樣!
抹除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刻板印象,找出ADHD的特質優勢,讓他們成為有行動力的造夢者

有ADHD特質的人往往被冠上不專心、衝動、過動……等標籤,但他們其實也有很多特質值得欣賞,比如熱情、好奇心、行動力……。

本書由本身為ADHD(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特教老師曲智鑛為大家現身說法,提供他自己成長歷程中如何發展自己的策略來消解困擾,加上他陪伴ADHD孩子與其父母近二十年的經驗與觀察,並加入訪談近百位ADHD男女老少的心得,闡述如何發展屬於自己的策略,解除劣勢特質帶來的困擾,將優勢特質和天賦極大化,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書中的ADHD名人專訪和男女老少案例故事,讓我們得以重新認識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和過動兒,不再汙名化ADHD。

本書包含以下重點:
1. 換一個角度看:重新理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2. 不同年齡層的ADHD:訪談100人(年紀包含18-22、22-30、30-60、60以上),回溯自己的生命經驗,期許透過不同人的生命經驗分享,以終為始的思考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原則。
3. 探討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特質有關的重要生命課題:學習表現、工作表現、執行功能、情緒行為、壓力調適、如何面對焦慮、優勢能力、人際互動、親密關係、生涯發展、健康議題……。
4. 過動名人的經驗分享,包含:前體育署副署長彭臺臨、亞斯教母花媽(卓惠珠)、中華職棒富邦悍將林哲瑄、藝術家郭彥甫、植物獵人洪信介、臨床心理師陳勁秀等。

【專文推薦】
家庭醫師 李佳燕
初色/新田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臨床心理師 黃天豪
台灣ICF研究學會理事長  廖華芳

【溫暖推薦】
赤子心過動症協會創辦人 何善欣
宇寧身心診所醫師  吳佑佑
亞斯教母 花媽(卓惠珠)
職棒球員 林哲瑄
植物獵人  洪信介
藝術家  郭彥甫
臨床心理師  陳勁秀
前體育署副署長 彭臺臨
(依姓氏筆畫序)

【好評推薦】
智鑛說::「如果少了注意力缺陷過動,我就不是我了!」這也是我的心聲。我就是書中說的,遇到喜歡的事情就可以過度專注,遇到不喜歡的事情就可以完全無視的那種人。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有許多描述令我恍然大悟,讓我點頭如搗蒜。推薦給您!!——亞斯教母 花媽(卓惠珠)

這本書頗容易閱讀,沒有艱深的理論,曲老師從淺顯的歷史說起,加入世界的各種論點,有別於過去傳統的論述。——家庭醫師、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發起人  李佳燕

我相信,內容如此豐富的這本書,必然有著能吸引與打動讀者的片段,同時帶來更多的理解。而且不只是理解,針對女性ADHD、成為父母的ADHD、ADHD的生涯發展……等特定議題,書中也有實際可行的方向與策略。因此,非常期待這本《ADHD新解》,能夠讓所有ADHD與身邊所有的人,一起成為造夢者!——初色/新田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臨床心理師   黃天豪

本書的內容精彩可期。不但適合ADHD者和其週遭的親友、同事閱讀,也適合相關專業服務提供者參閱。——台灣ICF研究學會理事長   廖華芳目錄〈推薦專文〉一起來真正理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李佳燕
〈推薦專文〉理解ADHD,多一點同理  黃天豪
〈推薦專文〉多一點尊重,多一點彈性  廖華芳
〈前言〉注意力缺陷過動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

關心的開始

1.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是特質還是疾病?
過動症是被創造出來用以控制「不乖」的人
異於美國的法國精神醫學界看法
重點在於過動症特質與環境的適配度
〈原來我們是這樣的〉就是想要爭個輸贏,尤其是跟親近的人
〈他們的故事〉有ADHD的雙重特殊需求資優生──臨床心理師陳勁秀

2.專注力訓練與工作記憶    

工作記憶及其重要性
如何訓練工作記憶以提升專注力
〈他們的故事〉棒球場上的拚命三郎──林哲瑄

3.注意力缺陷過動特質的優勢與天賦

善用過動特質的優勢與天賦
如何讓自己不那麼顯眼?
過度專注
如何誘發孩子優勢特質的發展
〈他們的故事〉得利於過度專注特質的植物獵人──洪信介

4.注意力缺陷過動特質的隱憂

一不小心就發生意外
情緒行為問題
普通班教師是特教輔導人員的眼睛
〈原來我們是這樣的〉接納孩子的感受先於要求他們反省
焦慮憂鬱的問題
界線問題
犯罪問題
〈原來我們是這樣的〉避免讓直覺誤導我們對孩子的理解
〈他們的故事〉很多過動成人都對小林的生命故事似曾相識

5.關於用藥

給一個機會
多一種可能性
服藥只是讓教室易於管理,而非改善孩子的狀況
〈原來我們是這樣的〉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才能帶來有效的改變
〈他們的故事〉過動藝術家人華的生命故事

6.如何協助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特質的人

協助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特質孩子有效學習的策略
注意力缺陷過動特質的孩子需要非典型的工作環境
〈原來我們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斷線!
善用正向行為支持策略協助孩子改善情緒行為問題
幫助自己面對ADHD不失控的心法:把每一次問題都當作獨立事件
善用引導替代指責,幫助孩子啟動專注力
適時給予大腦喘息也是必要的
換個角度看待自己:練習重新認識自己的缺點
〈原來我們是這樣的〉陪伴孩子面對衝突與覺察自我
〈他們的故事〉滿懷創作能量的藝術家郭彥甫

7.幼兒的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如何確認孩子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哪種程度的專注才是正常的?
如何減輕幼兒的專注力問題?
如何在生活情境中訓練幼兒的專注力?
〈原來我們是這樣的〉每個人都需要成功的經驗,過動兒更是需要!
〈他們的故事〉臺灣奧運的推手──彭臺臨

8.當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成為父母

別因自己的情緒和特質傷害了孩子
過動兒更需要情緒覺察和持續不斷的練習
注意力缺陷過動特質是教出來的嗎?
心裡的傷不一定那麼容易痊癒    
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父母的建議
〈他們的故事〉亞斯教母花媽的生命故事
9.女性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應重視女性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共病狀況
其實櫻桃小丸子也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她們的故事
小欣、小春和阿香生命故事的啟示
〈原來我們是這樣的〉過動女孩的策略

10. 注意力缺陷過動特質的生命樣態與生涯發展

環境對注意力過動缺陷症的影響
注意力缺陷過動特質者的生涯類型
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特質者的生涯發展建議
〈原來我們是這樣的〉追求卓越而不斷突破的餐飲教育工作者

11. 維持超能的秘訣

穩定作息,規律運動
維持穩定作息:關注自己的睡眠
建立覺察與反思的習慣
執行功能訓練
非認知能力的培養
設立界線,避免成癮
放慢是需要刻意練習的
找到一位適合自己的生命教練

〈後記〉重新認識自己

更深的理解,更好的陪伴

〈附錄〉
1. 如果我的朋友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2.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也屬於異能?──《異能》影集帶來的啟示
3.幫助過動症的助眠輔具──重力毯
书名简译:ADHD新解Attention Diversity Hyperactivity Dreamer──展现注意力多样性的行动造梦者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ADHD新解Attention Diversity Hyperactivity Dreamer──展現注意力多樣性的行動造夢者”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