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

不教養的勇氣(增訂版):阿德勒教你,接受孩子最真實的樣子,協助孩子自力解決人生課題

Original price was: US$22.74.Current price is: US$20.92.

【作者: 岸見一郎】
【譯者: 李依蒔】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2025-05-19】
【分類: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4172820】

Out of stock

SKU: 9786264172820 Category: Tag:

Description

不教養的勇氣(增訂版):阿德勒教你,接受孩子最真實的樣子,協助孩子自力解決人生課題
改訂版 叱らない子育て

「兒子兩歲時,我在育兒上遇到了瓶頸,
友人推薦我閱讀阿德勒的著作,
這就是我接觸原本一無所知的阿德勒心理學的起點。」
☆岸見一郎第一本教養書☆
☆《被討厭的勇氣》親子實踐版☆

 增訂版新增序言
〈與孩子共度的「當下」有多重要〉

  教養雖然有很多比預期還辛苦的地方,不過和孩子在一起時所感受到的喜悅,就是「當下」孩子給予父母的幸福。就算不做什麼特別的事,光是孩子活著就值得謝天謝地,能平安無事度過每一天都很難得。只要能這麼想,與孩子相處的方式就能有所改變。──岸見一郎

  不責罵,也不讚美,才是最好的教養
  父母只要信賴孩子、肯定他們的價值
  孩子自然會長出獨立面對生命的勇氣

  ✥ 理解孩子的言行:找出孩子行為的「目的」
  ✥ 不罵孩子:讓孩子像花朵般盡情盛開
  ✥ 不讚美孩子:以信賴、尊重的態度取而代之
  ✥ 給孩子勇氣:幫助孩子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
  ✥ 幫助孩子自立:不「介入」孩子的課題,而要成為「助力」
  ✥ 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從尊重孩子開始

  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貢獻、肯定自己的價值
  就有能力面對所有的人生課題

  你不能──
  X 讚美孩子。孩子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而生,絕對不可以為了得到父母的讚美,而放棄自己想做的事。
  X 責罵孩子。在責罵中長大的孩子,凡事只會考慮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害怕失敗,無法自主判斷行為是否正確合宜。
  X 介入孩子該面對的課題。這樣只會讓孩子逃避責任,永遠學不會自立。

  你應該──
  ✓ 跟孩子說「謝謝!」「你真是幫了大忙!」給予孩子勇氣,不再害怕他人的評價或失敗。
  ✓ 用平等的態度,尊重孩子最真實的樣子。無條件信賴孩子,建立起伙伴關係。
  ✓ 讓孩子換個角度看自己,了解「注意力不集中」其實是「擅長多工」,孩子就會大不同。
  ✓ 把「孩子好好活著」當作起點,一點一點往上加分。
  ✓ 什麼都不說,只是靜靜守護著孩子,相信孩子能一個人克服困境。

勇氣推薦

  .蘇明進(老ㄙㄨ老師) 大元國小老師
  最近的我,有了不一樣的轉變,不管是面對我的學生們或女兒,我都盡可能避免做出生氣的選擇;不責備、也不讚美,試著讓孩子得到有所貢獻的存在感。
  也因為我自己在心境上的轉變,我發現孩子們也跟著穩定下來,連帶的感受到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確實都不一樣了。
  誠摯推薦這本影響我極深的《不教養的勇氣》,讓我們有機會重新選擇對待孩子的方式,重建我們與孩子之間的心關係!

  .彭菊仙 作家
  岸見一郎以阿德勒心理學的一個觀念做基底,讓父母因改變對孩子的期望而泯除焦慮:「如果父母能學會從『孩子好好活著』這件事當成起點,那孩子做什麼事都值得加分。」「只要孩子好好活著就可以感受喜悅」,所以教養本該是「幫孩子加分,而不是不斷的扣分」啊!
  ……
  我充分感受到岸見一郎所說的,孩子無需我們過度的讚美或責備所評價、所定型,他們是獨立的生命個體,而且他們一直朝著這個不變的方向發展,大人根本不能「介入」他們的生命,而是「幫助」他們不斷拿出勇氣找到自己的價值。

  .凱若 作家
  這本書讓我體認到,養育出獨立且關心他人的孩子,其實不是天方夜譚,但的確不容易。我們得從每天每天與孩子的互動中,覺察自己過去的習慣,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與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係與默契。而同時,在努力學習「給孩子勇氣」的過程中,孩子們也給了我們智慧,與面對人生的勇氣!而這也是現代的父母親,最需要的力量。

  .大樹老師(趙崇甫) 線上育兒諮詢
  作者從阿德勒學說中領會的教養觀念包括:
  1. 如何接受孩子真實的樣子,如何真正的尊重孩子。
  2. 找到替代生氣責罵的方式對待孩子,避免情緒化反應,讓孩子出現更多問題行為。
  3. 用肯定代替讚美孩子,孩子不是為別人而活的,不要讓他為了討好別人而放棄自我。
  4. 經常對孩子表達感恩:「謝謝你」、「你幫了大忙」,讓孩子慢慢的可以自我肯定,有勇氣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
  你的親子關係,可以從這本書開始,擁有新的想法和可能。
 目錄序 一 重建與孩子的心關係 蘇明進
序 二 「不教養」是最佳提案 彭菊仙
序 三 努力學習「收手」 凱若
序 四 面對孩子不難,面對自己很難 趙大樹
新版序 與孩子共度的「當下」有多重要
前 言

第1章 《阿德勒教養論》理解孩子的言行
父母根本不了解孩子
孩子出現問題行為,是因為缺少愛?
使用蠻力,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嗎?
理解孩子行為的目的
從人際關係的角度看孩子的行為
從怒氣中解放
意識到孩子成長的瞬間①:托兒所的最後一天

第2章 《阿德勒教養論》不罵孩子
故意討罵的孩子
責罵孩子,沒有任何好處
責罵,讓孩子學不會自主判斷是非
責罵也會限縮孩子的格局
關係一旦疏離,父母就幫不了孩子
不要逼迫孩子
除了責罵,父母還可以這樣做
教孩子負起失敗的責任
教養孩子,態度應該堅定
意識到孩子成長的瞬間②:父母吵架時

第3章 《阿德勒教養論》不讚美孩子
不罵孩子會怎樣?
何謂「適度的關注」?
孩子不會一直惹麻煩
讚美孩子,沒有任何益處
讚美的意義
大人與小孩是平等的
渴望認同
意識到孩子成長的瞬間③:女兒不知不覺長大了

第4章 《阿德勒教養論》給孩子勇氣
何謂「給孩子勇氣」?
接受自己,與他人建立關係
把缺點轉換成優點
讓孩子知道自己有貢獻
教養不是扣分,是加分
做個普通人的勇氣
孩子的人生風格
為了改變人生風格
培養共同體意識
歸屬感是人類的基本欲求
意識到孩子成長的瞬間④:懂得自己思考

第5章 《阿德勒教養論》幫助孩子自立
中性行為
分清楚是誰該面對的問題
教養的目標是讓孩子自立
親子共同的課題
親子之間相互幫忙
意識到孩子成長的瞬間⑤:懂得用說的解決問題

第6章 《阿德勒教養論》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
尊重孩子
信賴孩子
為什麼信賴是必要的?
信賴什麼?
相信孩子有好的動機
與孩子建立互助關係
親子目標一致
今後的教養
意識到孩子成長的瞬間⑥:相信孩子的韌性

後 記

 
书名简译:不教养的勇气(增订版):阿德勒教你,接受孩子最真实的样子,协助孩子自力解决人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