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3歲起,阿德勒式勇氣育兒
3歲起,阿德勒式的育兒術 — 不獎賞、不斥責、多鼓勵
◎此書是30多年來一直秉持著阿德勒心理學基礎,而設立的日本育兒學習講座
◎作者認為要設定目標教養孩子 :
l先理解孩子 : 孩子發生讓你困擾的行為必定有其緣由
l不要過度的獎賞或責罵,容易造成孩子的偏差行為
l當孩子碰到困難, 不要獨自為他解決而要一起面對 (非主導)
l失敗是培養孩子建立勇氣的機會
◎自從<被討厭的勇氣>獲得廣大讀者的熱烈迴響,也改變了很多讀者能更正面地面對各種難題。書中介紹媽媽育兒上常面臨的難題,從阿德勒的思想提供解決妙策。
3~10歲兒童的勇氣教育
書中介紹關於親子之間相互理解、暢通的合理溝通方式,以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為基礎,介紹阿德勒式教養計畫的「課程」,課程內容完全針對孩子設計。用簡單的文字,每天持續進行,讓讀者感到「養育孩子是很快樂的」為最終目標。
版面活潑,文字易讀。每單元,進入主題敘述後
◎加入1-2頁的漫畫 (了解問題所在)
◎媽媽和友人的對話
◎分析和解決方法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吳毓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理事長
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趙介亭(綠豆粉圓爸)|可能教育創辦人
誠摯推薦
李家雯|諮商心理師/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副理事長
蔡淇華|作家/教師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前言
何謂「阿德勒心理學」?
第1章 ◆給勇敢的父母
◎訂定目標,開始教養孩子吧
‧給肯花力氣,讓孩子感受「家人是我的夥伴,我有歸屬感」的父母
‧教養孩子分「心理層面」與「行動層面」兩大目標
‧孩子以母親為範本,學習跟世界相處
‧開始賦予勇氣吧
專欄 配合孩子的成長,賦予勇氣
第2章 ◆為了理解孩子
◎「不當行為」必有其原因
‧孩子做出不當行為時,要冷靜觀察
‧正向關注與負向關注
‧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
‧找出自我冷靜的方法
‧刻意發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專欄 孩子做出不當的行為=「偏差行為」的目的是什麼?
架構「賦予勇氣」的方法
第3章 ◆沒有「賞罰」的教養方式
◎「獎賞」和「懲罰」都會讓孩子變糟
‧基本上不要忘記「教養孩子心理層面的目標」,
傾聽孩子說話
‧懲罰的副作用
‧傾聽孩子說話的要點
‧不可以用獎賞=讚美讓孩子行動
‧獎賞的不良效果
‧獎賞和賦予勇氣不同
‧失敗是賦予勇氣的契機
專欄 建議使用「提問式教養法」
第4章 ◆分開課題與共同課題
◎這樣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分開課題」是不想支配,而想協助孩子增添勇氣的父母的第一步
‧「為孩子」其實是「為雙親=自己安心」
‧父母把孩子的課題當作「共同課題」,提供協助
‧父母清楚告訴孩子困擾的理由,並且請求協助
專欄 沉溺情緒的家長
第5章 ◆一致的目標
◎家長如何協助孩子解決「麻煩」?
‧親子一起決定可能實現的目標, 把目標設定為「共同的課題」,互相協助予以實現
‧形成共同課題
‧無法形成共同課題
專欄 關於家長的課題
第6章 ◆體驗自然的結果
◎會不會是「過度干涉」的父母?
‧通過「自然結果」,讓孩子多方學習,
請不要成為剝奪孩子體驗機會的家長
‧無法放任「自然結果」的四種狀況
‧預測尚未發生的結果
‧整理所有發生的結果
第7章 ◆建議召開家庭會議
◎騰出時間,全家一起溝通
‧隨著你的改變,全家人跟著改變。
定期召開家庭會議,共同分享教養孩子的目標
‧利用家庭會議,學習「親子互助合作」
‧制定家庭規則
專欄 有永遠做孩子後盾的決心
第8章 ◆體驗社會結果
◎倘使不遵守家庭規則的話
‧體驗「社會結果」,有機會學習「擔負社會責任」
‧慎重體驗社會結果,小心「不要處罰」
‧體驗社會結果時,需要注意的要點
你有沒有上過阿德勒「課程」?
阿德勒課程學員心得
全日本自我學習小組
結語
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介紹
书名简译 : 3岁起,阿德勒式勇气育儿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