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擁抱個別差異的新典範:融合教育(第3版)
彩虹之美,因多色互存;人生之樂,因多人共學;融合之益,因擁抱差異,適性而教。要能「擁抱差異,適性而教」,複雜的事情沒有簡單的答案。本書即考慮臺灣的生態環境後,以系統、具體和可行的步驟執行複雜的事情;旨在探討教育人員如何善加運用學生間的個別差異,教導學生「欣賞」差異蘊含的多樣性,如何透過「共同合作」改進教育實務,落實融合教育的理念,以建立一個尊重多元價值、相互學習與支持的社群。
本書第3版延續前版書的核心概念,包含兩篇共18章,首先討論融合教育的基礎和現況,包括融合教育的發展與意涵、相關法規,以及實施態度與成效的分析三章。之後陳述融合教育的理念與作法,先鉅觀論述融合教育的實施,在此建構出「生態的融合教育實施模式」,作為臺灣實施融合教育的藍圖;然後在接下來的14章中,從生態的觀點逐步討論在生態體系中,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級、學校如何實施融合教育;接著呈現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如何推展融合教育,以及師資培育單位如何因應融合教育趨勢培育師資;最後敘述融合社會的營造。另外,本書於雲端附有學生學習資料,包括參考文獻、名詞釋義、附錄、索引,以及擬訂「融合教育方案」之應用程式,請讀者參考使用。
目錄第一篇:融合教育基礎與現況篇
第1章融合教育的發展與意涵
第1節融合教育的發展
第2節融合教育的緣起
第3節融合教育的內涵
第4節融合教育的爭辯
第2章融合教育的相關法規
第1節美國融合教育的相關法規
第2節臺灣融合教育的相關法規
第3章融合教育實施態度與成效的分析
第1節融合教育實施成效之分析
第2節相關人員對實施融合教育之觀感
第3節融合教育實施成效之相關因素
第二篇:融合教育理念與作法篇
第4章融合教育的實施
第1節實施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
第2節實施融合教育作法與策略的相關文獻
第3節實施融合教育作法與策略的整合模式
在微視體系(融合班)和居間體系(教師-家長)中實施融合教育
第5章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一):班級經營的意涵和教師心態的準備
第1節融合班級經營的意涵與模式
第2節教師在經營融合班級上心態和作法的準備
第6章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二):學生個別差異的了解
第1節發現學生在特殊需求上的差異
第2節了解學生在心理特質上的差異
第3節覺知學生在優勢能力上的差異
第7章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三):特殊需求學生需求的分析
第1節分析特殊需求學生適應融合班之需求的重要性
第2節分析特殊需求學生適應融合班之需求的方法與工具
第3節分析特殊需求學生適應融合班之需求的整合模式
第8章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四):與相關人員的合作和特教資源的運用
第1節與一般學生家長的溝通和合作
第2節與特殊需求學生家長的溝通和合作
第3節與一般學生的溝通和合作
第4節特殊教育相關資源的運用
第9章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五):物理和心理環境的安排
第1節融合班級中物理環境的安排
第2節融合班級中心理環境的營造
第10章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六):生活程序和行為的管理
第1節融合班級中學生之生活程序的管理
第2節融合班級中學生情緒行為的輔導
第11章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七):課程與教學的設計
第1節融合教育課程與教學的發展
第2節融合教育課程與教學調整的意涵、重要性與相關因素
第3節融合教育課程與教學調整方法和原則的相關文獻
第4節整合的融合教育課程與教學調整模式
第5節融合教育課程與教學調整的相關研究
第12章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八):教學評量的實施
第1節融合教育教學評量的方法
第2節融合教育評量調整的意義與作法
第3節融合教育評量調整作法的相關研究
第13章普通教育教師如何經營融合班(九):轉銜計畫的發展
第1節轉銜的意涵與重要性
第2節轉銜計畫的擬訂與實施
在微視體系(學校)和居間體系(學校-家庭、社區,特殊與普通教育教師間)中實施融合教育
第14章學校如何實施融合教育(一):特殊教育服務的介入
第1節特殊教育教師在實施融合教育上扮演的角色
第2節特殊與普通教育教師合作實施融合教育的模式
第3節特殊與普通教育教師合作實施融合教育的作法
第15章學校如何實施融合教育(二):學校行政支援的提供
第1節學校在實施融合教育上的角色和作法
第2節學校行政支援融合教育實施之研究
在外圍體系中實施融合教育
第16章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如何推展融合教育
第1節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在推展融合教育上的角色和作法
第2節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推展融合教育的相關研究
第17章師資培育單位如何因應融合教育趨勢培育師資
第1節人員準備對實施融合教育之重要性
第2節融合教育人員準備課程的規畫
第3節融合教育師資培育與在職進修課程之研究
在鉅視體系中實施融合教育
第18章融合社會的營造
第1節社會文化的重建對營造融合社會之重要性
第2節營造融合社會可採取的作法
书名简译:拥抱个别差异的新典范:融合教育(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