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與孩子,談心:26堂與孩子的溝通課
想要了解孩子,
就必須重新認識自己
讓我們一起重回孩提時代,
找回愛的能力,
身為父母不再只是一種責任,
更是一種享受
享受與孩子攜手共度的每一步旅程……
這是一本獻給新世代父母的教養書,
最符合人性且最實用的親子溝通方式,
送給每一個孩子,也送給曾是孩子的每一位大人。
親子教養這門功課上,父母要做的事情
不只在「覺察」孩子的思考行為是否得當,
更不在「如何整治」孩子,
而是身為父母,怎麼「站穩自己的腳步」。
理解孩子表面行為背後的困境與目的,
才能「對症下藥」,找到對孩子及家庭最好的溝通法。
本書特色
◎引領父母聽、懂孩子的心情
當孩子表現不能盡如人意時,與其花力氣「找原因」,還不如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及需求」,才能更柔軟地貼近孩子的心。
◎借鏡實例,協助讀者更立體、清楚了解狀況
針對一些常見的問題,作者會以親身經歷,介紹具體的作法與技巧,協助父母們清楚了解狀況及技巧運用。
◎讀通這本書,面對孩子問題不再暴走
作者藉由自己學習心理諮商,後來更擔任諮商師的歷程及經驗,分享父母如何角色交換到孩子的位置,理解孩子的脈絡,讀通內容,面對孩子問題不再暴走。
專業推薦
天才領袖親子教育集團執行長-王宏哲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王意中
親子教育家-李崇建
2016TEDxTaipei講者-余懷瑾
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周慕姿
「心理師媽媽的內心戲」作者-洪美鈴
資深輔導教師/諮商心理師-陳鴻彬
台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楊俐容
親職教育講師-魏瑋志(澤爸)
(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推薦序】一起努力,看到自己與孩子的「夠好」∕周慕姿
【自序】再陪伴孩子的路上,也陪伴著我自己
Chapter 1 親子這條路,你準備好跟孩子「共學」嗎?
01 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
02 讓孩子成為父母的鏡子及導師
03 學習用孩子的角度去看、去聽、去感受
Chapter 2 你真正「聽懂」孩子的心情嗎?
04 孩子種種行為目的,只為了克服自卑感
05 辨識孩子常見四種不良行為的背後目的
06 從依附關係中,建立親子間的安全感
07 摸清孩子天生氣質,找「對」方法帶孩子
08 如何培養孩子的勇氣,提昇自我價值
09 如何建立規矩及界線,培養孩子責任感
10 提高孩子挫折容忍度,從困境中學習成長
11 了解情緒的引發及運作,才能跟孩子好好溝通
12 如何幫忙孩子管理情緒
Chapter 3 破解孩子狀況,教養之路不卡關
13 總是長不大的「巨嬰型」孩子
14 自我要求完美的「玻璃老鷹型」孩子
15 手機不離身,「網路成癮」的孩子
16 總是哭不停的「分離焦慮」孩子
17 老是愛吵架的「手足競爭」孩子
18 關閉心房,拒絕跟父母溝通的孩子
19 過度管教容易教出「以暴制暴」的孩子
Chapter 4 因為孩子,才學會當父母
20 從分離課題,認清父母與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21 父母照顧孩子時,請先照料自己的內在小孩
22 父母的關係是合作,不是仇敵
23 找回父母自己的名字,才能對孩子「放手」
24 重新檢驗父母的人生,做自己的主人
25 如何運用父母的幽默感與創造性,化解危機
26 請父母累積與孩子的珍貴時刻
书名简译 : 与孩子,谈心:26堂与孩子的沟通课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