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看自己的心,比看電影精彩
且跟隨教導西方人、嬉皮士實修佛法的偉大精神導師──
耶喜喇嘛──的指引,他將為你的心揭密……
1960年代,大批嬉皮士湧入印度與尼泊爾等地,企圖尋求新型態的心靈與生活方式。同一時期,耶喜喇嘛與其心子圖敦.梭巴仁波切正在尼泊爾加德滿都地區的柯槃寺教授西方人佛法,對藏傳佛教向西方傳法的風潮頗有助效。
耶喜喇嘛生前致力於把佛教的神秘面紗除去,喜歡用佛教及佛法接受西方科學的挑戰。在1984年因病離世前,他刻意選擇在最先進的美國加州醫院內圓寂,讓西方記者見證他的死亡。1985年,他的轉世天津宇色仁波切出生,其父母為西班牙人,和西方世界的緣分甚深。
●佛陀所說的一切佛法,沒有任何一法不是關乎人的內心,或者不是與內心結合。佛陀說的任何法都是關於內心。
一般人看佛教,不外乎法會、誦經、灌頂等等外在形式,但耶喜喇嘛可不這麼想。他說:「佛陀所說的一切佛法,沒有任何一法不是關乎人的內心,或者不是與內心結合。佛陀說的任何法都是關於內心。」
你必須要認識自己的心理現象。它們是你的一部份。你必須知道自己是誰,自己的本性。當你固著一種想法,就會攀著它,相信它。佛陀的心理學教導我們要脫離這種攀執。但不是帶有情緒、排斥的放棄,而是從兩個極端中把握到平衡的選項。
●察看自己的心會有多難?你不必去寺廟,你不用上教堂。你的心就是自己的寺廟,你的心就是自己的教堂。你就在這裡以自身的智慧與內心結合。非常簡單。──耶喜喇嘛
在本書中,耶喜喇嘛將帶著你透過「禪修」來達到修持沉靜之心的目標──以簡扼的禪修指導步驟,協助我們透過禪修觀察內在自性,體驗沉靜智慧的力量,進而讓生活杜絕煩躁焦慮、改被寧和喜悅的舒適感包圍。
本書同時也收錄了38個由耶喜喇嘛親自答覆、大眾對於佛法與宗教的疑惑,對佛法的闡釋相當貼近大眾生活,且具備幽默的智慧。你將可透過本書,循著耶喜喇嘛的引導,嘗試著去關閉表層的感官知覺,去探察自己的內在自性,啟動覺醒的契機。
英文版/編輯的話
中文版/譯者的話
第一章/佛教是個個有收獲
什麼是佛法
─ 佛陀說法因人而異
─ 依據程度漸次修行
─ 指引你人生心方向
─ 佛法是對治各種煩惱的藥
問與答
第二章/心靈修行與物質主義
佛法是中道
─ 佛法從生活中做起
─ 修行與生活息息相關
─ 物質不在於擁有而在態度
─ 一直都是在變化中
問與答
第三章/體驗沉靜智慧
保持自我察看
─ 沉靜之心禪修指導
問與答
第四章/態度比行為重要
具備正確的理解
─ 動機比行為更重要
─ 察看信仰的真諦
─ 從內心改變做起
─ 內心態度是決勝點
─ 宗教帶來內在和平
─ 找到適合自己當下狀況的方式
─ 宗教與生活並行
問與答
第五章/禪修入門
禪修調伏自心
─ 培養專注力與觀察修
─ 禪修讓你明白實相
─ 生命充滿無常
─ 禪修增長智慧
─ 你必須認識自己
第六章/不執著地走自己的路
禪修遠離執著
─ 超越二元對立
─ 避免極端,中間之道
─ 嘗試不執著地修行
─ 禪修生起平等心
─ 布施的真義
─ 圓滿的布施之道
─ 條條大道通羅馬
問與答
詞彙表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