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為何受苦:生命無理時,找到意義與安慰
為什麼慈愛又有能力的神
允許這麼多疼痛與苦難?
「基督教的信息遠高過任何其他對疼痛與受苦的教導,也超越對此問題的其他任何答案。理性的答案很重要,但單有理智無法幫助我們越過疼痛與受苦的地雷區;其他的世界觀也提供理性的答案,但唯有基督教所提的答案是一個人。
本書從基督教的資源提供了廣泛的回應,可以幫助我們回答「為何受苦?」的問題。這些回應的力道在於不是互相對立攻擊,而是欣賞彼此集合起來的力量,並且認知苦難的挑戰對每人各自不同,因此回應必須多元化,才能為每個特別的情況帶來意義與安慰;而最重要的,是給每個個人意義與安慰。
想法本身不能帶來長久的意義、安慰或盼望,惟有活生生的人可以。我們提出的每個回應,其核心都是與神建立有自由能進入並有能力活出的關係;惟有此關係才能提供人豐盛的生命。獻 詞/3
推薦序 天問.問天/6
推薦序 神同在/9
Chapter 1 問題所在/13
■ 拉維˙撒迦利亞
Chapter 2 以自由作回應/47
■ 拉維˙撒迦利亞
Chapter 3 以恩典作回應/81
■ 文生˙威泰爾
Chapter 4 十架上的回應/107
■ 文生˙威泰爾
Chapter 5 其他回應:佛教、伊斯蘭教、自然主義/135
■ 拉維˙撒迦利亞
Chapter 6 道德的回應/179
■ 拉維˙撒迦利亞
Chapter 7 盼望的回應/207
■ 文生˙威泰爾
Chapter 8 上帝的各種回應/241
■ 文生˙威泰爾
感謝/271
註記/275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