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聖十字若望‧心靈的黑夜:靈魂在成全的境界之前,必須經歷這些考驗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這樣詮釋聖十字若望的這本巨著:
「經歷身體、道德和精神上的痛苦,像是
疾病、飢餓、戰爭、不公義、孤獨、生活沒有意義,痛苦地認知到自己的罪,
天主彷彿不存在。對於有信仰的人,這些全是淨化的經驗,稱之為
『信仰的黑夜』。」教宗的博士論文,就是以聖十字若望的作品為主題。
感謝◎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授房志榮神父
◎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張振東神父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學院院長 劉錦昌牧師 推薦
在信仰的修行過程中,會經歷一種什麼感覺都沒有了的狀態,
感覺不到愛、溫暖,靈修大師十字若望稱之為「黑夜」。
唯有經歷感官和心靈兩種黑夜的考驗,
靈魂才能脫離嬰兒般柔弱的階段,達到成全的境界。
聖十字若望是神祕學家當中的佼佼者,直到今天,他的主張仍是分辨一個人是真的在靈修還是假靈修的權威標準。
說到靈修,感覺大多是:啊,那一定很困難。
靈修大師十字若望卻以生活中的比喻,讓人容易親近:
◎為什麼「照向靈魂的光」卻比喻成黑夜?
大師說,因為那正像陽光照到貓頭鷹,光愈強,貓頭鷹愈看不見。人的理智愈是虛弱,
愈是無法承受燦爛的光而更加盲目。
◎為什麼天主刻意讓人進入心靈的黑夜?
因為天主要使他們斷奶,天主覺得他們該長大了,於是解開包裹他們的襁褓,讓他們
離開甜蜜的胸懷,好能習慣用自己的腳走路,同時學習開始吃堅硬的食物。
◎把天主比做火,把仍未達到成全境界的人比做溼掉的柴,在煉淨的過程中必須經歷
一段痛苦方得以與烈火合為一體,真正脫胎換骨。
◎相信、希望和愛就好像人服飾上的三種主要顏色,信是白色,望是綠色,愛是紅色。
◎修練的過程有十道愛的梯子必須攀登。
黑夜,是十字若望使用的象徵,用來描述與天主的愛結合所會遇到的障礙。他主張,靈魂要達到成全的境界,要經歷感官和心靈兩種夜。初學者、進修者和成全者,不同靈修階段的人,有各自要操練的課題。
初學者貪愛物質,進修者貪愛神祕經驗,其實進修者風險更高,因為他們自視比初學者擁有更多的靈性恩賜,反而更加無可救藥。按照十字若望的話說,「得用淨化之夜的肥皂和強效洗潔劑」(嚴厲的考驗)除掉這些貪欲」。
名人推薦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 房志榮神父
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張振東神父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學院院長 劉錦昌牧師
臺灣大學哲學系 關永中教授
推薦序1.輔仁大學神學院教授房志榮教授
2.黑夜感言:神枯是神修的第一步 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張振東神父
3.黑夜與光明 劉錦昌牧師
編者有感:閱讀聖十字若望 林鼎盛
導論 探索十字若望的黑夜:論默觀中的被動淨化
第一卷 本卷論感官的夜
黑夜初臨,懸念殷殷,灼燃愛情,啊!幸福好運!
我已離去,無人留意,吾室已然靜息。
第一章至第十四章
第二卷 本卷談論更深入的淨化,
亦即心靈的第二個夜
開始談論心靈的夜,說明這夜是何時開始的。
第一章至第二十五章
導讀 黑夜與黎明——與十字若望懇談默觀 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關永中
附錄 〈黑夜〉詩文版本
(1)中文(本書採用版本)與西班牙文對照
(2)白話中文版〈黑夜〉詩
(3)英譯本 〈黑夜〉詩兩種
书名简译 : 圣十字若望.心灵的黑夜:灵魂在成全的境界之前,必须经历这些考验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