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不怕,我有菩提心:創巴仁波切遺教法寶:三乘法教,系列六之四——悲智菩薩道(下)
這一道又一道的內外傷開始交流,
我們也就感染了直到成佛才能治癒的「菩薩熱」。
翻開本書,也就是向菩提心敞開,走向成佛不歸路的起點。
創巴仁波切用《修心七要》和《菩提大道》,築成這條菩薩道的地基。透過這些,你更加放鬆、更受啟發。甚至,你開始明白,菩薩道不僅是舉止平和地當個「乖寶寶」而已,你的一切終將成為菩薩事業中的基礎。
「我」在攪拌機中優遊
大乘佛法非常嚴苛,但也很溫柔。動機雖然溫柔,但實修卻是嚴苛的。結合動機與實修,你就同時具備了「嚴苛」及「溫柔」。這個過程將你轉變成菩薩,這就像是跳進了一台攪拌機,你開始覺得自己在攪拌機裡游泳,攪拌完成後,你甚至還感覺挺享受的。
修道中的唯物主義
無論你在修持什麼,只要是建立在個人成就的基礎上,那就是修道上的唯物主義。為求個人榮耀而修持,就是毒。若想:「如果我坐姿正確,帶著最高的戒律和精進,我就能成為最偉大的禪修者!」這也是有害的心態。若你覺得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又或者覺得自己與神同一邊,可以征服他人的錯誤或罪惡,這也像是服用毒食。食物也許擺盤精美,但當你吃了一口,就發現它臭氣沖天。
陳腔濫調的善良
在努力變好、變善良的道路上,我們使用的方法卻有些陳腐了。這當中缺乏了來自內心深處,或帶有真實勇氣的悲心。所以,即使我們已更加文明,但卻常忘了「為什麼」要文明有禮。我們漏掉了事件核心。除了表現善良和避免麻煩,根本沒有宏大的知見。因此,修心教導中的心理面向至關重要。
施與受的優雅
施與受並不是要壯烈殉難。當你真的在這修持中安頓下來,且有某種程度的良善,你開始在自己的世界裡感到非常舒適與放鬆。由於無須偽裝,所有的焦慮都被帶走了。無須防衛、也無須攻擊。其他人開始覺得你說的話有道理。你自身當中正在進行許多調適,並由此產生一些力量。一切事物都運行得相當優雅美妙。
好好說晚安
對他人好好地說聲晚安,其實是個離開人生與身體的好方法。這是一種以輝煌又詼諧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生命的方法。你並不是非得帶著悔恨死去。若你在此生中以精進和歡喜盡己所能地修行,就可以開心地離世。在臨死之際,若有人說:「聽著,你這樣繼續下去將會非常辛苦,我幫你把儀器插頭拔掉好嗎?」你便能回應:「好的,當然沒問題。」於是電源線就這樣被拔掉了。
序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序/ 慈悲與虔敬的願力… 12
第九世堪千 創古仁波切 序/ 覺悟者的金剛語傳承… 14
第七世雪謙‧冉江仁波切 序/ 狂智者的偉大心靈遺產… 15
祖古 東杜仁波切 序/ 聖者一生的智慧精髓… 18
戴安娜.茱迪絲.木克坡 序/ 是伏藏問世的時候了!… 20
英文出版者 序/ 成佛之旅的藍圖… 22
前言:薩姜.蔣貢.米龐仁波切 /上師之愛,如此豐饒… 25
英文版 致謝詞/ 永不放棄!…27
英文版 編輯導言/以小乘為基礎輾轉到大乘… 32
音譯體例:梵語與藏文的發音… 37
[第七篇] 修心與口訣修持
第33章、何謂修心…42
菩薩的攪拌機…42
阿底峽尊者與修心教導…44
修心:奶奶的指點…46
修持如同做料理…48
運用口訣的妙法…51
第34章、削弱瞋心…52
三種瞋怒:把月亮弄花了臉…53
就算覺得虛偽也要修的悲心…54
無招勝有招的悲心…56
最勇敢的修持:無瞋…57
第35章、第一要:前行,佛法修持之基礎…60
第1則、首先當修諸前行…60
人身難得 /死亡無常 /因果業力 /輪迴過患
第36章、第二要(之一):於勝義菩提心中安住…62
感染菩薩熱…63
第2則、當視諸法皆如夢…65
第3則、檢視無生本覺之自性…67
第4則、即使對治亦自解…68
第5則、安住體性阿賴耶自性…69
第6則、座下修時為幻相之子…72
第37章、第二要(之二):於世俗菩提心中修持…75
施與受…77
第7則、交替行持施與受,此二當乘風息上…77
修持自他交換
消除地域性…82
自他交換的次第…84
真誠和虛偽…85
無窮盡的良善珍寶..86
第8則、三境、三毒、三善種..87
第9則、行住坐臥持口訣…88
第10則、施與受由自身起…91
第38章、第三要:轉逆境為證悟道…92
第11則、邪惡遍滿世間際,轉惡緣為菩提道…92
第12則、所有責難歸於己…94
第13則、感恩對待一切眾…98
第14則、當視迷惑為四身,此為無上空性護…99
第15則、四修法為勝方便…103
積聚福德 /放下惡行 /下施魔祟 /上供護法
第16則、不期諸遇入禪修…113
第39章、第四要:以全然生命展現修持的應用…115
第17則、修持五力乃心要竅訣…116
引發力 /串習力 /善種力 /發願力
第18則、大乘臨終竅訣即五力 …119
面對死亡只要這麼做…124
第40章、第五要:評量修心的標準…125
第19則、諸法總攝於一者…125
第20則、二種見證掌握主要者…128
第21則、常保純然歡喜心…130
第22則、訓練有素之行者,雖於散亂亦修持…133
第41章、第六要:修心之戒律…136
第23則、恆時依止三要則…137
善護皈依戒和菩薩戒/斷除狂妄行/培養安忍
第24則、態度異仍自然持…139
第25則、避談殘疾與缺損…139
第26則、莫於他人暗思忖…140
第27則、最大垢染先下手…140
第28則、捨棄求結果…140
第29則、捨棄有毒食…142
第30則、莫如人預期…142
第31則、莫汙衊他人…143
第32則、莫伺機而動…144
第33則、莫傷人要害…144
第34則、別把公牛的重擔丟給乳牛…144
第35則、別爭先求勝…145
第36則、別曲解而行…145
第37則、別把神祇變妖魔…146
第38則、莫盼他人得苦,好為己樂微樂…146
第42章、第七要:修心之引導…147
第39則、以唯一發心,作一切行持…148
第40則、以唯一發心,導正諸惡事…148
第41則、一始與一終,行持二事業…149
第42則、不論二境起,皆行持安忍…149
第43則、縱使命有難,仍善護二戒…150
第44則、當修三難事…150
第45則、取三主要因…151
第46則、留意三不失…152
第47則、恆持三不離…152
第48則、諸般皆修無偏私,恆遍一心為關鍵…152
第49則、恆觀引生怨懟境…152
第50則、不為外境所動搖…153
第51則、此次當修首要者…152
第52則、勿錯解諸事…153
第53則、別反反覆覆…154
第54則、要一心修持…154
第55則、觀察且分辨,以解脫自身…154
第56則、別耽於自憐…154
第57則、勿心生嫉妒…154
第58則、莫輕浮妄動…154
第59則、別期待掌聲…155
根本頌總結…149
[第八篇] 菩薩的旅程
第43章、附加之修心竅訣…158
欲走還留過一生?…158
還好我不在那裡!…159
第44章、道與地…161
十地—菩薩道之次第…161
五道…162
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第45章、極喜地:初地…168
毫無偏私的布施…171
天道的隱約存在感…171
再次檢視四聖諦…172
菩薩的菩提七覺支…173
念覺支 /擇法覺支/精進覺支 /喜覺支 /除覺支 / 定覺支 /捨覺支
菩薩修道次第與對應譬喻表…176
第46章、從二地到十地…177
二地:離垢地…177
持戒波羅蜜多 /超越天道/八正道/克服恐懼
三地:發光地…181
安忍波羅蜜多 /體認法之真諦
四地:焰慧地…182
精進波羅蜜多
五地:難勝地…184
禪定波羅蜜多 /待人毫無偏私的誓言
六地:現前地…185
般若波羅蜜多
七地:遠行地…188
方便波羅蜜多
八地:不動地…189
願波羅蜜多 /第八地的願景/十力
九地:善慧地…194
力波羅蜜多 /四無礙智
十地:法雲地…196
智波羅蜜多 /灌頂 /穿越菩薩諸地的旅程
第47章、十一地:普光地…203
證悟的誕生…203
無可摧滅的禪修…205
金剛喻定之四種功德…206
堅毅 /穩定/一味/周遍/三身
無得…213
回歸初衷…2214
附錄
附錄一/ 莫忘小乘…217
附錄二/ 修持恰好齋(Oryoki)…218
附錄三/ 《心經》…220
附錄四/ 般若之對話…222
附錄五/ 菩薩的四十六惡作…227
附錄六/ 修心七要譯文對照表…231
詞彙解釋…235
關於作者…261
书名简译 : 不怕,我有菩提心:创巴仁波切遗教法宝:三乘法教,系列六之四——悲智菩萨道(下)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