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

星雲大師的傳承:人間佛教的集體創作

Original price was: US$26.59.Current price is: US$23.19.

  • 作者:星雲大師 等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8/08/31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864795338

Available on back-order

SKU: 9789864795338 Category:

Description

星雲大師的傳承:人間佛教的集體創作

  星雲大師出家八十年,佛光山開山五十年,培養僧眾弟子一千三百人,全球五大洲建寺院道場三百間。對漢傳佛教的振衰起敝,對整個佛教現代化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人間佛教的弘揚和實踐。

  九十二歲的星雲大師,寫過一首著名的偈,三個版本反映他人生的三個階段:
  一:願心廣大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平生何所願,佛光普照五大洲。

  二:願力已成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平生何功德,佛光普照五大洲。

  三:走入眾中(成為佛陀座下佛教徒之一)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他以「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作為光山的未來指引。他的傳承者已在全世界為光大人間佛教續添新猷。本書是十一位法師及開山長老的訪談,記述近半世紀師徒「佛教靠我,捨我其誰」的故事。
 策畫序 「人對,事對」的集體創作 高希均、王力行

【卷一】大師的話
佛光山未來展望 星雲大師

【卷二】人間佛教的集體創作──佛光山法師訪談錄
堅定教育的信念──慈惠法師(佛光山長老,開山寮特助)
跟在師父旁邊做事做了一輩子,現在終於體會,只要照著做,會做成的。但是中間不能把它做偏掉,偏掉就不行了。

創新文化的妙意──慈容法師(佛光山長老,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
師父教導我們出家人,誦經念佛不是念給佛聽的,社會人士大家都是未來佛。要想出人能接受或是有興趣的方法,譬如用體育也能弘法,在佛教界過去沒有人這樣做。

人生有法無礙──心保和尚(佛光山寺第九任住持)
大師真正「無我」,所以「真空生妙有」。他因無我而能承擔,而能集眾人的因緣「集體創作」,大師最後也是走入眾中,成為佛陀座下佛教徒之一。

難行更要前行──慧傳法師(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佛光山寺都監院院長)
大師對做一件事情的認真執著,用一句台灣話叫做「追到走投無路」。他看我們已經做不起來了,就會自己去想辦法,也不用什麼計畫書,不用畫圖,什麼事情對他來講都舉重若輕很簡單。

珍視善緣的力量──蕭碧霞師姑(佛光山長老,佛光山司庫顧問)
師父同時做很多事,他不休息,拚命做。他生病以後我們提醒他要照顧身體,太累了就去小睡一下。他就說:「要睡,以後可以睡很長。」他那個意志和生命力,連醫生都佩服。

當下就是最好的──滿謙法師(佛光山海外都監院院長暨台北道場住持)
在海外做事都要請示師父的,如果必須自己下判斷甚至馬上決定,開始時膽顫心驚,後來慢慢可以掌握一個原則,就是一切為了佛教,為了大眾,答案就很容易浮出來了。

散播歡喜自在的種子──滿潤法師(佛光山日韓教區總住持)
師父很早就提出在地人加入人間佛教弘法,甚至可以讓日本人做住持。信徒不接受這種先進想法。師父就講,如果沒有當年印度的和尚培養中國僧人,後來就不會有漢傳佛教,佛教到哪裡,都一樣要本土。

有信仰就能承擔──覺培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
我問師父:「為什麼我們要花那多心力去做這件事?」師父說:「為了佛教。」其實每次他的回答都如此。慢慢的我才體會到,師父的身心血液裡,真的就只有「為了佛教」這一件事。

多蓋一所學校,就會少一座監獄──覺誠法師(佛光山新馬泰印總住持)
去亞馬遜拜訪神父的時候,師父說:「你好像很喜歡辦這個教育。」我說:「是。」師父說:「好,這個教育就叫『如來之子』,你就讓孩子學習語言、學習電腦、學習技能、學習道德,但不可以改變人家的宗教。」

善用集體創作新平台──如常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
我不明白師父為什麼認為,我的出家之路會走不下去?有一天他說:「我送你十二個字,你要每天反覆去想,而且這麼做。」我說:「好。」師父就說:「十二個字,做做做,苦苦苦,等等等,忍忍忍。」

傳遞佛法大智慧──覺元法師(佛光山藏經樓堂主)
建完南台別院,我問師父可不可以請求閉關。「閉關?」師父眼睛瞪好大:「你才三十出頭,要閉什麼關?天地就是你的關房,眾生就是你的老師,關房就這麼小嗎?」

 

书名简译 : 星云大师的传承:人间佛教的集体创作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review “星雲大師的傳承:人間佛教的集體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