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圖解宇宙地球科學:我們即將飛向太空,穿越空間與時間,認識孕育萬物的浩瀚宇宙!
絵でわかる宇宙地球科学
目錄前言
第1章 現代宇宙的容貌
1.1 構成你我身體的元素
1.2 宇宙的階層構造
1.3 宇宙膨脹
第2章 構成太陽系的天體1~太陽、行星、矮行星~
2.1 太陽
2.2 行星
2.3 矮行星
第3章 構成太陽系的天體2~小行星、彗星、外圍天體~
3.1 小行星
3.2 彗星
第4章 構成太陽系的天體3~衛星與星環~
4.1 衛星與星環
4.2 火星的衛星群
4.3 木星的衛星群
4.4 土星的衛星群
4.5 衛星與星環的關係
第5章 行星比較~比較行星科學入門~
5.1 大小、質量、密度的比較
5.2 行星軌道半徑具備的經驗法則
5.3 公轉週期與軌道半徑的關係
5.4 平均氣溫與軌道半徑的關係
5.5 太陽系天體具備液體的條件
5.6 大氣層的比較
第6章 星體演化與輕元素的合成(比鐵輕)
6.1 星體誕生的條件
6.2 星際氣體收縮的空間尺度與時間尺度
6.3 星際氣體收縮伴隨的中心溫度上升
6.4 氫燃燒
6.5 質量與光度的關係以及星體壽命
6.6 從主序星到紅巨星
6.7 星體的盡頭與釋出質量
第7章 星體演化與重元素的合成(比鐵重)
7.1 顯示原子核質子數與中子數平衡狀態的核種圖
7.2 中子捕獲過程
7.3 形成中子慢捕獲過程(s過程)的環境
7.4 形成中子快捕獲過程(r過程)的環境
7.5 太陽系裡的s過程核種與r過程核種
第8章 銀河化學演化與太陽結構
8.1 雙星的演化與I型超新星爆發
8.2 銀河的化學演化
8.3 太陽系的化學結構
8.4 太陽是顆不足為奇的星體?
8.5 有著行星的太陽系是很不足為奇的星系?
第9章 太陽系的形成
9.1 從分子雲核到原太陽
9.2 原太陽系盤的形成與演化
9.3 類木/類海行星的成長與原生大氣
9.4 類地行星的成長與次生大氣
9.5 水的狀態與二氧化碳
9.6 行星遷徙的概念~大航向模型
第10章 地球外物質與年代分析
10.1 從外太空飛來的物質~隕石和宇宙塵~
10.2 隕石的種類
10.3 球粒隕石
10.4 各種無球粒隕石
10.5 隕石、岩石樣本的定年法原理
10.6 使用長壽核種的定年法原理
10.7 使用短命核種的定年法原理
第11章 從地球外物質探究太陽系的歷史~太陽系年代學入門~
11.1 太陽的組成與原始物質
11.2 源自太陽星雲的固化~氣相固相的平衡過程~
11.3 太陽系最古老凝結物CAI與球粒
11.4 隕石母天體的熱力變質與水化變質
11.5 微行星的內部溫度
11.6 部分矽酸鹽地函的熔融與玄武岩地殼
11.7 太陽系初期固態天體的演化
11.8 太陽系年代學中尚未釐清的議題
第12章 地球的歷史
12.1 冥古宙(46億年前~40億年前)
12.2 太古宙(40億年前~25億年前)
12.3 元古宙(25億年前~5.4億年前)
12.4 顯生宙(5.4億年前~現在)
第13章 月球的科學
13.1 月球與地球的獨特關係
13.2 月球的起源與演化
13.3 從月球解密太陽系歷史
13.4 月球與地球的共同演化~地球吹向月球的風~
第14章 太陽系外行星觀測
14.1 發現太陽系外行星
14.2 如何找到太陽系外行星
14.3 系外行星可見的特徵
14.4 行星形成論的普遍化
14.5 適居區
第15章 德瑞克方程式與地球的未來
15.1 德瑞克方程式
15.2 地球的未來
參考文獻
索引
书名简译:图解宇宙地球科学:我们即将飞向太空,穿越空间与时间,认识孕育万物的浩瀚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