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事物的奇怪順序(修訂版):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受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The Strange Order of Things: Life, Feeling, and the Making of Cultures
傑出神經科學家達馬吉歐融合理性與感性思路的頂峰!
國際期刊譽為被引用最多的神經科學家安東尼歐.達馬吉歐在這部作品中,反思生命起源、感受、思想和文化,跨越化學、生物學、心理學、人類學和社會學,提綱挈領地說明了一則關於我們是誰,以及我們的行為的新理論。
達馬吉歐長久以來關注人類的情緒與感受問題,本書以其研究團隊的「恆定狀態」研究成果,為生物學與社會科學建立起連結。研究結論是:感受是恆定狀態的動力,是生命調節背後的強大原則。嚴格來說,人類的傳奇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高度發展的大腦皮質,但這個傳奇的本質在許久之前早已萌芽。
本書的重要觀點如下:
1. 人為何與如何表達情緒、感受,以及運用感受建構自我;
2. 感受如何成為人類最佳意圖的助力或阻力;以及,
3. 腦部與身體之間為何與如何互動,才能支撐前述功能。
這部著作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將震撼讀者對生命、心智與文化背後機制的概念。
【好評推薦】
由生命起源開始,談到人類文化中的醫學、藝術與危機。達馬吉歐的專業素養深厚,能由細胞、神經系統、感受、情緒、記憶、意識、文化機制等不同層級的事物,嚴謹細緻的論述其共通性。閱讀過程,我經常需要停下來,再三咀嚼,重新詮釋過去所知。過去在教科書上分開呈現的單元,作者透過動態恆定的概念,提出一個整合的詮釋。這不是一本介紹科普知識的書,是用宏觀的角度,引領你重新看待生命科學的新觀點。──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邱淑惠
作為哲學、心理學以及神經科學的「金盃」(Holy Grail),關於意識的研究自然吸引眾多研究者投入。本書作者安東尼歐.達馬吉歐博士即是此一風潮的重要推手以及明星。──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張智宏
安東尼歐.達馬吉歐的新書《事物的奇怪順序》不只想講那些好聽又合理的故事,而是想要在人類飽受人工智慧威脅的此時,帶我們重新思考生命、人類的本質。……作者在書中或許沒有排除了人為萬物之靈的觀點,卻提供了其他的思考點……──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黃揚名
書中內容讀起來真是引人入勝……對於任何心理分析學家來說,這都是不容錯過的一本書——當然也不僅只是對心理分析學家而已。達馬吉歐是我們在後真相時代中一位最稱得上是偉大公共知識分子的人士。——馬克.索姆斯(Mark Solms),《美國精神分析協會雜誌》
尼采會對這本錯綜複雜的論述書籍連聲喝采,因為這本書同時兼具科學的嚴謹以及人性的圓融,而且就尼采這位評論家的判斷,這本書還具有革命性的內容……從柏拉圖開始,西方哲學就喜愛心智更勝於「純粹」的身體,所以到笛卡兒的時代,人類已經變得像腦袋插在棍子上的竹馬玩具那般。這是達馬吉歐希望去除的人性概念。對達馬吉歐而言,也就是對尼采而言,身體所感受到的每一小部分都與心智所想的每個部分一樣重要,更進一步來說,這兩種功能是糾結交織在一起的……這裡也與哲學家中最受人喜愛的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產生共鳴,達馬吉歐為此稍微停留並做了簡述,他以詹姆斯的思維來解析一件不合常理的事實,那就是儘管現代生活擁有所有高科技的精密產物,然而我們仍然緊抓著住家火爐所提供的原始樂趣和撫慰功效。詹姆斯也應會對達馬吉歐提到的『日常性』感到欣慰,達馬吉歐願意承認即使是人類的最高成就也是以此為根本基礎……但達馬吉歐在向前輩和同儕致敬的同時,卻也是個忠於自己的人。在確認人類真正起源上,《事物的奇怪順序》是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大膽成果,而人類的起源,事實上也就是所有生物的起源,即為感受。——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衛報》(The Guardian)
大膽且意義重大……達馬吉歐拔除了心智在腦中的崇高王座,以此對傳統神經科學的核心教條之一發出了猛烈的攻擊。就他的觀點而言,心智是分散各處的——舉例來說,就像是控制器官功能的周邊神經網絡這類遠端解剖區域。因此,身體中的不同組織都會逐步對心智的功能產生貢獻。達馬吉歐的視野為整合身體與心智的論點賦予了一個具體的新典型……其不但讓人折服還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獨創性。——《自然》(Nature)
對於我們如何理解心智、感受、意識和文化建構進行了根本性的修正……達馬吉歐在恆定狀態的迷人研究中,為生物學和社會科學之間建立了一個有遠見的連結。恆定狀態就是鞏固我們身體存在、確保我們生存並確立我們興盛的一種微妙平衡。而達馬吉歐對人類情感本質的終身興趣則是他的研究核心——為什麼我們能夠感受到我們所感受的東西、我們如何運用情緒來建構自我、是什麼讓我們的意圖及感受時常產生矛盾、身體和心智在情緒現實的開端如何協力合作。這裡出現的並不是大量的確定答案,而是一個好奇心的盛會,並提醒我們智力,也就是有見識的思考,是種經由將知識邊界進一步移動到未知境界來擴展知識領域的方式。
——瑪麗亞.波普娃(Maria Popova),《Brain Pickings》網站
在《笛卡兒的錯誤》出版的二十幾年後,安東尼歐.達馬吉歐又再度對心智、身體和人類感受起源之間的糾結關係進行了宏大的探索。達馬吉歐在這一路上帶領讀者展開了一場冒險,其以數十億年前存在的單細胞生物為起點,經由神經系統和腦部的發展持續前行,並在意識和人類文化的起源上達到高潮。這本書發人省思,非常具有原創性,可以改變你看待自己與自身物種的觀點。——《潛意識》(Subliminal)作者 雷納.曼羅迪諾(Leonard Mlodinow)
《事物的奇怪順序》是本基礎書籍。其提供了概念、語言與知識,去解釋在一個整合架構內自然與文化之間位於人類處境核心處的相互作用。達馬吉歐揭開了讓人類得以成為人類的代碼和協議。在經歷了科學的長期分裂後,他開創了一種凝聚科學知識的典範,其超越了原探索領域的多樣性,並圍繞著與生物和社會存在網絡相互交流的心智網絡研究打轉。這是一場新式科學革命的開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學榮譽教授 曼紐爾.卡斯特(Manuel Castells)
在《事物的奇怪順序》一書中,安東尼歐.達馬吉歐為身為人類的意義提供了一個新視角。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認為自己是居住在機械式無知覺身體裡的理性心智。達馬吉歐以新視角的哲學打破了上述思維,展現了我們的心智如何深植於感受中,感受的演化歷史可追溯到古老的單細胞生命,感受是我們神經系統的創作,使我們能夠塑造出獨特的人類文化。達馬吉歐給了我們這本猶如稀世珍寶的書籍,讓我們了解感受對於藝術、科學和人類未來的意義,這本書能改變我們對於自身的想法及感受。
——《稻草狗:對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思索》(Straw Dogs: Thoughts on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作者 約翰.格雷(John Gray)
安東尼歐.達馬吉歐可能是繼奧利佛.薩克斯(Oliver Sacks)之後,科普著作對讀者最具貢獻的神經科學家,其著作告訴讀者有關人類腦中的生物裝置以及其如何產生思想與情緒,並創造出堅定的自我以及為了逃離的超然感受……[本書]為腦部所扮演的平等角色提出了最大膽的論點。——凱文.伯傑(Kevin Berger),《鸚鵡螺》期刊(Nautilus)
達馬吉歐比傳統思維更進一步,認為恆定狀態是「強大主動且不言而喻的規範」,其確保了生物體的持久與盛行。更微妙的是,它確保了生命會在某個範圍內進行調節,此範圍不僅與生存兼容並蓄,而且「有利於興盛,能將生命投射到生物體或物種的未來中」……。這是本讓人嘆為觀止、發人深省且內容有趣的書籍。無論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閱讀這本書都會是個愉快的體驗。它將挑戰現狀以及讀者的許多想法。
——《紐約書訊》(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達馬吉歐在藝術、政治、道德和醫療層面的考量下,對自然生命和人類文化之間的連續性和差異性進行分析。在他的努力下,人類的邊界不會消失,而是變得具有可動性,能夠移動位置。因此,他對生命驚喜所進行的探索成為重新定義人類本身激勵人心且令人振奮的行動……達馬吉歐的書籍是科學驚喜及概念發明上的奇蹟,最終也是由謙虛所帶出的奇蹟,這裡的謙虛指的就是知識的極限,唯有知識才能造就的知識極限……在達馬吉歐的思維裡,活著的意義包括將自己投射到生命中、避開弱點和死亡,而這一切皆由一個他稱為恆定狀態的基礎力量所驅動,這也是《事物的奇怪順序》一書完整描述與詳細說明的概念。——法國《世界報》(Le Monde)
達馬吉歐提出的整體原創性在於其所根植的生命本身機制,特別是在其調節的狀態中,也就是在「恆定狀態」一詞普遍能夠表現出來的整體現象中。這種大膽的手法讓我們能夠釐清文化與自然之間的連線,並以從未有過的方式深入探討文化過程如何變得人性化的方式……《事物的奇怪順序》為闡述文化和人類行為的兩個矛盾觀點搭起了橋梁,這兩個矛盾觀點即:文化自主現象與基因傳遞的天擇結果。達馬吉歐無須在它們之間做出選擇。達馬吉歐也拒絕將文化現象歸結到其生物起源,或者以純粹的科學用語來解釋整體文化現象……奇特的是,這種新式的哥白尼革命無損於人類的特殊性,相反地……這是一個新穎奇特且無懈可擊的生命定義。——法國《石板》(Slate)雜誌
對[達馬吉歐]這位世界著名的科學家而言,腦部和身體不可分割,兩者共同產生了心智……自第一本著作以來,達馬吉歐對於努力恢復情緒和感受在認知過程中的地位一事從未動搖。在《事物的奇怪順序》一書中,他確立了成果,且超越過去……感受是恆定狀態的動力,是生命調節背後的強大原則。嚴格來說,人類的傳奇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高度發展的大腦皮質,但這個傳奇的本質在許久之前早已萌芽。
——法國《回聲報》(Les Echos)
[達馬吉歐]對當代思想的形成與神經學的所有相關爭論,都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達馬吉歐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偉大思想家之一。是其領域的先驅者。——法國《快訊雜誌》(LExparess)
[達馬吉歐]將巴洛克式的概念引入了一個以人腦此單一器官為中心的科學中。《事物的奇怪順序》一書隨著巴洛克式的感受而振動。巴洛克一詞源自於葡萄牙,意味著「不規則的珍珠」。人類的智力與其產品就是不規則的珍珠,也是不完美的演算法……《事物的奇怪順序》是對包括複雜人類社會在內的人類現象所進行的生物學解析。達馬吉歐在八○年代有了首批發現後提出了一項論點:腦部只是整體的一部分,而整體就是身體。本書對此論點進行擴展。身體和腦部共同產生感受……感受是脆弱生命的衛兵,也就是捍衛身體有限生命的衛兵。這就是達馬吉歐如何在所有人類努力的源頭中嵌入恆定狀態的方式。如果沒有達到目標的欲望,簡而言之,也就是沒有欲望本身,我們就無法實現目標。——《費加洛報》(Le Figaro)
這本引起騷動的著作震撼了我們對生命、心智與文化背後機制的概念。本書作者將上述內容集中在一個以恆定狀態為中心的單一視角中……它不但令人難以置信且銳不可擋,還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這是一本值得紀念的著作。一本具有雄心壯志的奇特書籍,不但融合了多門學科,還跨越時空,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為簡單的新生命定義。——《瑞士醫學評論期刊》(Revue Medicale Suisse)
達馬吉歐引領讀者走上其所創造的智力之旅,這是一項具有驚喜和洞察力的發現。他徹底解釋了自身的觀點,但沒有對複雜事物進行簡化。他善於運用比喻,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專業術語。在當前的世界中,專業分工變得極為精細,以至於某個學科的話語往往變得讓外人完全無法理解,但安東尼歐.達馬吉歐卻能以清楚優雅的方式傳達他的想法,並善用作曲家、作家和哲學家的作品來說明。當我讀完了《事物的奇怪順序》,我想起了威廉.詹姆斯所著《心理學簡編》(Psychology: The Briefer Course)的結語,他告訴讀者「黑暗」是「偉大的」,並敦促讀者不要「忘記我們一開始在自然科學上所做的假設是暫時且能修改的東西。」——席莉.胡思薇(Siri Hustvedt),《洛杉磯書評》(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在依據任何標準且以我們理解自我之方式所認定的創新轉變之中,達馬吉歐卻向我們指出,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文化和我們自己都是感受的產物,它們起源自存活在數十億年前的卑微微生物。——約翰.格雷(John Gray),《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目錄各界好評
〈推薦專文〉從意識的基礎到文化起源:簡介安東尼歐.達馬吉歐之心智觀 張智宏
〈推薦專文〉你選擇好聽又合理的故事,還是奇怪的那個? 黃揚名
前言
第一部 ▎關於生命與其調節(恆定狀態)
感受對上智力
人類的文化心智有多原始?
卑微的起點
從具社會行為的昆蟲生活來看
恆定狀態
心智與感受的前身不等於心智與感受的產生
早期生物體與人類文化
動態的生命
當前的恆定狀態
想法的根源
神經系統
活生生的身體和心智
具有心智的生命
重大克服
意像需要神經系統
生物體外部世界的意像
生物體內部世界的意像
形成意像
意義、語言解譯和記憶建構
豐富心智
對記憶的註解
價值
感受的種類
情緒反應過程
情緒反應從何而來?
情緒性的刻板印象
匯集組成感受
身體與神經系統的連續性
周邊神經系統的作用
身體與腦部關係的其他特性
被忽視的腸道作用
感受體驗的位置在哪兒?
解釋感受?
關於過去感受記憶的側寫
觀察意識
主觀性:意識中首要且不可或缺的部分
意識的第二部分:整合體驗
從感測到意識
意識難題的側寫
第三部 ▎運作中的文化心智
恆定狀態與文化的生物根源
獨特的人類文化
作為仲裁者與協商者的感受
評估一個想法的價值
從宗教信仰與道德到政治管理
藝術、哲學探索與科學
與想法發生矛盾
評斷
辛苦一天的夜晚
永生
以演算的說法來解釋人類
機器人為人類所用
回到非永生的有限生命上
文化危機背後是否存有生物學?
尚未解決的衝突
誌謝
书名简译:事物的奇怪顺序(修订版):神经科学大师剖析生命源起、感受与文化对人类心智发展的影响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