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養綠:台灣能源新願景

US$28.63

  • 作者:王明鉅,杜紫軍,李敏,郭位,陳立誠,梁啟源,黃宗煌,葉宗洸,趙嘉崇,廖惠珠,廖彥朋,蔡春鴻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19/06/22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570853223

Available on backorder 允許無庫存下單

貨號: 9789570853223 分類:

Description

以核養綠:台灣能源新願景

缺電影響經濟,空汙危害健康!
規劃最佳能源配比,打造綠能低碳、穩定供電的家園
太陽能、火力發電、核能到底有何不同?
「以核養綠」究竟是什麼?再生能源就一定好嗎?
這本書將告訴你答案!

  2018年底,台灣通過「以核養綠」、「火力發電年減1%」等兩項公投,顯示人民對核能發電的高度關切。但目前的能源政策無法解決台灣的缺電問題,因此,透過「2019民間能源會議」邀請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企業界人士以及社會大眾,共同討論台灣能源現況,尋找最適合的能源政策。

  透過這場講座的舉辦,也解答了許多人民心中的疑惑,包括:

  •為什麼要「以核養綠」?
  「核能發電是一種穩定的低碳、低汙染發電方式,國際上也明定核能是「潔淨能源」,能有效減少碳排放及空氣汙染。透過以核養綠打造綠能環境,維持電力穩定,穩健減核,逐步邁向非核家園。」

  •「再生能源」不能取代核電嗎?
  「台灣為獨立電網且規模小,包括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容易受天候影響,以台灣夏季而言,用電量最高卻沒風,很難進行風力發電。因此維持原有的核能發電,並持續發展再生能源才是上策,避免因大幅度調整能源配比,導致發電不穩。」

  •「核廢料」該如何處理?
  「科技不斷進步,核廢料早已有解決方式,不論是室外或室內貯存,安全都不是問題。高階核廢料甚至可透過再處理技術,回收其中大部分可利用的元素,重製為新型燃料並繼續用於發電。」

  不論哪一種發電方式,都有優缺點,但不該輕易放棄任一選項。因此本書收錄來自各界領域專家及學者的具體建議、構想,期望為台灣找出適當的能源配比,擘劃充分、穩定、潔淨及可行的電力發展藍圖。

本書特色

  •透過專家論點剖析台灣能源配比:只有專家們才清楚的能源真相,在本書中首度完整呈現。
  •全彩圖文說明各式能源利弊:收錄大量全彩圖表,並搭配專家的文字說明,幫助快速了解各式能源的優、缺點。
 推薦序 以核養綠減碳,為台灣能源找出路(馬英九基金會董事長 馬英九)
推薦序 公投結果,不容漠視(長風基金會董事長 江宜樺)
專題篇 全球能源發展──數據解析全球能源發展趨勢(香港城市大學校長 郭位)
 
第一章 化石能源──從空汙、暖化到減碳
火電──空汙與暖化的迷思(前吉興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 陳立誠)
從公投結果看我國能源政策未來(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 梁啟源)
溫室氣體減排與再生能源發展:問題與對策(台北大學專案約聘教授、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黃宗煌)
 
第二章  再生能源──在台灣該如何發展?
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機會(前行政院副院長 杜紫軍)
逐夢現實,以核養綠(前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麻醉學科教授 王明鉅)
再生能源經濟分析(淡江大學經濟系教授 廖惠珠)
 
第三章  核能──為什麼台灣需要?
核,能不能?(以核養綠公投發起人、中華民國醫學物理學會理事 廖彥朋)
能或不能只在一念之間(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 葉宗洸)
 
第四章  核廢料──如何存放及處理?
「以核養綠」公投通過之後……(國立清華大學榮譽特聘教授 蔡春鴻)
核廢無解,我們又被綁架了嗎?(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兼原科院院長 李敏)
消除「純核廢料」之理論基礎與工程設計(旅美核能專家 趙嘉崇)
 
【圓桌論壇】從專家角度看台灣的能源配比
馬英九基金會董事長 馬英九
長風基金會董事長 江宜樺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副理事長 林明儒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副理事長 許舒博
資深媒體人 陳鳳馨
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 黃士修 
 

书名简译 : 以核养绿:台湾能源新愿景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以核養綠:台灣能源新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