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看見台灣里山(2版)
什麼是「里山」?
2010年,日本於聯合國首次成立「里山倡議」之夥伴合作聯盟。
「里山」是一種人與環境和諧、萬物共存共榮,
使人們可以「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概念。
在環境過度開發的今天,需要你我共同創造永續台灣的「里山」。
本書第一章從台灣現況直接點出食安、環境與工程施工上的迷思等問題,並從陳述日本的里山概念及為何里山倡議能風行全球的原因。亦介紹了日本案例實施的效果及日本里山的各種類型等加以佐證。第二章概述台灣的自然與人文環境,提出台灣里山的潛力點地區彰顯本書期能得釜底抽薪之效。第三至第六章則依序由北而南再東,依據各流域之地形特徵分論北部淡水河、蘭陽溪,中部濁水溪、大甲溪,南部高屏溪、曾文溪,以及東部花蓮溪與卑南溪等各河川流域。循著里山潛力點期待能喚起更多居民的共識實踐「生物多樣性、與自然共生」、共同為台灣再現「福爾摩沙──美麗島」之姿來努力。
名人推薦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副校長 吳連賞
台灣地理學會 理事長 蘇淑娟
真情推薦致謝與版權聲明
推薦序Ⅰ 吳連賞教授
推薦序Ⅱ 蘇淑娟教授
緣起
Chapter 1 概論—從日本到台灣
第一節 日本里山概念與里山倡議
第二節 日本案例
第三節 日本里山問題與對策
第四節 日本農田型態與里山類型
Chapter 2 台灣地理環境
第一節 台灣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台灣的人文環境
第三節 台灣的里山分類
Chapter 3 北部主要流域的里山
第一節 淡水河流域
第二節 蘭陽溪流域
Chapter 4 中部主要流域的里山
第一節 濁水溪流域
第二節 大甲溪流域
Chapter 5 南部主要流域的里山
第一節 高屏溪流域
第二節 曾文溪流域
Chapter 6 東部主要流域的里山
第一節 花蓮溪流域
第二節 卑南溪流域
Chapter 7 結 論
附 錄
书名简译 : 看见台湾里山(2版)
目前沒有評價。